正文 第18章 開發節能新技術造福人類(1)(1 / 3)

在保證能源供應質量和水平的情況下,減輕能源供應的壓力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節能。節約能源包括改善管理、完善法製和開發新技術等多方麵內容,這是大有潛力可挖的。

節能是我們國家製定的基本國策,要確保20世紀末我國人民過上小康生活,能源問題的解決,一半靠開發,一半靠節約。

節約能源的政策措施

1.節能的六種政策手段

1973年和1979年兩次世界“石油危機”以來,各國大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減少國民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各國能源專家普遍認為,有六種政策手段可影響能源的消費密集度及節約能源。它們是:能源價格;能源效率標準;可獲得的技術改造資金;信息服務;科研和發展工作,以及對能源消費的指導。

這些政策中,能源價格是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一些不重視能源和認為可以任意消耗能源的經濟部門,其能源效率是最差的。這些部門實行價格控製和價格補貼,歪曲了市場價值,導致浪費能源。如加拿大、挪威、前蘇聯、產油的發展中國家的一些經濟部門,或多或少都屬於這種類型。

目前,某些國家已削減或取消了能源補貼。美國和加拿大已取消了最重要的消費津貼和油價控製。世界銀行已利用其影響促使有價格補貼的國家取消補貼,特別是汽油價格補貼。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拒絕給埃及、墨西哥和委內瑞拉貸款,部分因素就是因為這些國家補貼能源價格。最近,巴西、印度尼西亞、象牙海岸、韓國和土耳其已取消或調整了鼓勵能源浪費的措施。能源效率最高的國家,不僅接受了市場價格的現實,並且其能源用戶也負擔額外的能源費用。這些國家的政府向能源用戶征稅,以補償能源消費造成的社會影響。例如,增加對環境的破壞和進口石油的外彙負擔。法國、意大利、日本和前聯邦德國都采取這種政策,如已征收石油稅。

製定各種能源效率標準,也是行之有效的節能政策手段。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表明,目前美國消耗的能源,比政策不改變時所消費的能源約少20%。美國三分之一的節能是價格因素取得的。剩下三分之一歸功於政府采取的各種措施,諸如製定汽車燃料效率標準。

獲得必要的技術改造資金、提供正確的市場信息、開展節能新工藝的研究和指導合理的能源消費等政策也是節能行之有效的措施。

2.我國的節能降耗政策措施

(1)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的技術進步

1993年,全國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形成的節能能力約400萬噸標準煤,其中電力、冶金、化工和建材四個行業約占三分之二。基建節能約可形成節能能力235萬噸標準煤;全國技術改造形成的節能能力約400萬噸標準煤,其中單項投資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11個專項約190萬噸標準煤;節能技術改造約可形成節能能力200萬噸標準煤,以上共形成節能能力約1250萬噸標準煤。

國家選擇一批技術先進、節能效果顯著的示範項目進行預推廣。對於技術上已經成熟,經濟上可行的項目和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大的節能降耗小改小革項目,建議地方、部門、企業根據產品供需情況自行推廣。

為了使產品不斷提高質量,降低消耗,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必須改造原有工藝和吸收先進技術,妥善安排和落實節能資金。企業應根據《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按照產業政策和行業地區發展規劃,以及市場供需情況統一規劃,合理部署來確定技術改造工程。一是能源供需緊張地區和耗能大戶的企業,應多安排一些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措施,並要建立節能基金;二是國家和各地區都要建立節能基金;三是要在國家、地方和科研經費中,安排節能降耗的科研項目。

在節能資金的籌集和使用上,采取更多的方式。在完善現有投資方式的同時,要對參股、控股、合資、合作的投資方式進行試點,要進一步開展節能租賃業務,增加租賃資金和適當擴大租賃設備品種。

(2)加強對節能降耗的宏觀調控

根據黨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以及《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製條例》的精神,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製定“節能法”、“資源綜合利用法”等法規。

認真貫徹落實最近兩三年內頒布的一些技術經濟政策。如《關於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列節能篇的暫行規定》、《關於綜合利用項目和主體工程“三同時”的規定》、《關於鼓勵發展小型熱電聯產和嚴格限製凝汽式小火電建設的若幹規定》等,同時積極研究製定新的技術經濟政策,如“關於風機、泵類係統經濟運行的若幹技術經濟政策”等。要認真宣傳已有的各項節能降耗的標準和規範。

在國家製定產業政策時,研究製訂振興能源工業專項發展規劃中的節能規劃。同時認真組織修訂《關於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若幹問題的暫行規定》。綜合運用一些經濟杠杆。在目前已對部分風機、水泵技術改造和租賃項目實行的以節電效益還貸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擴大試點。認真落實節能降耗和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減免稅問題;在目前能源價格還沒有理順的情況下,對社會效益好而企業經濟效益差的部分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項目,國家、地方給予貼息或部分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