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單位產值能耗逐年下降。1990年每萬元國民生產總值(GNP)耗標準煤5.32噸,比1980年的7.64噸下降了30%,年平均節能率3.6%,10年累計節能2.7億噸標準煤。1991年節能2200萬噸標準煤,1992年節能8000萬噸標準煤,12年累計節能3.7億噸標準煤。
能源消費增長率顯著降低。1981年~1990年間,能源消費年平均增長率由前28年的9.34%,下降到5.06%,而同期的GNP年平均增長率相應由5.8%上升到8.9%,因而使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由前28年間的1.62下降到0.57。主要耗能產品單耗有所下降。10年間國家考核的83項重點產品能耗指標中,有67項下降,占80%,降幅1%~53%。
建成一批節能項目和生產能力,加快新能源開發和農村節能。
2.節能政策政府及時製定了“開發與節約並重,近期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的方針,確立了把節能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任務的地位。這是指導節能工作的總方針。在貫徹執行節能中的具體政策主要有:調整產品、產業、企業結構,實現結構節能;製定產業政策,規定在一定時期內發展、限製或淘汰的產品、工藝技術、原料路線、生產規模等;發布節能技術政策;能源替代和壓縮燒油政策;經濟扶持和節能效益與個人分配掛鉤政策,包括節能項目予以低息貼息貸款,節能產品定期免稅,對節能有功人員發放節能獎金;科學管理,在完善定額、標準、能量審計的基礎上,重點開展全能量係統管理。
3.節能措施節能措施除20多條法規、條例外,主要包括兩大方麵,一是建立節能體係;二是製定節能管理法規、標準。
已實施的法規、標準主要有《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節約用電的若幹規定》、《關於基本建設、技術改造工程設計增設節能篇(章)的規定》。
4.節能潛力中國能源利用效率僅30%左右,與發達國家比,目前宏觀節能潛力約3.5億~4.0億噸標準煤。如果工作得力,中近期內拿下一半,即2億噸左右標準煤的潛力是可以預期的。
節能潛力在哪裏呢?按主要耗能設備或工藝係統分:工業鍋爐(潛力3000萬噸標準煤);工業窯爐(潛力3500萬~4000萬噸標準煤);餘熱、餘能回收(潛力3000萬~4000萬噸標準煤);煉油、交通運輸(潛力2000萬噸標準煤);風機、水泵節電(潛力800萬噸標準煤);建築節能(潛力1000萬噸標準煤);民用、市場(潛力1500萬噸標準煤);鄉鎮工業(潛力1000萬噸標準煤)等。
按耗能產品分:如煉鋼噸鋼能耗下降0.15噸標準煤的節能潛力為1600萬噸標準煤;電力供電煤耗下降60克/千瓦時潛力為5000萬噸標準煤;合成氨耗能大廠降0.1噸標準煤,小廠降0.3噸,潛力為800萬噸標準煤。
大力研究開發節能新技術能取得明顯的節能效果
1.電力電子技術的推廣應用帶來極大的節能效益
應用電力電子技術改造傳統設備,單台節電率平均可達20%左右。如在全國推廣,節電量將達500億千瓦時,相當於全國總發電量的1/10。
采用巨型晶體管(GTR)等功率集成器件的交流高效調速裝置,可使風機和泵類設備調速運行的耗電量比傳統的節流方式要少30%左右。我國現有風機和水泵2000多萬台,總耗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30%以上,其中70%靠調節擋板或閥門變流量運行。如有1/3改造為調速運行,即可節電150億千瓦時。如果交流電力機車也采用變頻調速,可節電近30億千瓦時。
用柵極可關斷晶閘管(GTO)開發的直流高效調速方式的載波調波裝置,以取代電阻器,用於城市電車、工礦電機車和電瓶車調速運行,可節電20%左右。沈陽市改造了500輛無軌電車,年節電400多萬千瓦時。如將GTO載波技術推廣到全國,則可節電10億~30億千瓦時。
采用靜電感應晶閘管(SITH)或功率MOS場效應晶體管(MOSFET開發的)、能可靠地工作於50kHz的高頻鎮流器替代工頻電感鎮流器,可節電20%以上;若用稀土三基色高效熒光燈和電感鎮流器則可節電50%。我國照明用電占全國總發電量的8.0%以上,如能改造2/3,則可節電130億千瓦時。采用MOSFET開發的逆變式電焊機,電工頻交流和直流弧焊機節電30%~40%,省材3/4。改造1萬台直流弧焊機則可節電1億千瓦時。若使工頻電爐高頻化,則效率將由50%提高到70%以上。
采用不對稱晶閘管(ASCR)或MOSFET、SITH,使中頻電源高頻化,不僅可提高電熱轉換效率,而且可擴大應用領域。我國正在運行的12000台標準高頻電爐(以100千瓦為基準),由於高頻振蕩器仍沿用電子管,因此,整機效率隻有50%左右。若用靜電感應晶體管(SIT)代替電子管,則效率可達80%左右(其中高頻功率轉換效率可達90%左右),微觀節電30%~40%,宏觀節電量達10億千瓦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