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植物
不能自己製造養分的植物,約占世界上全部植物種的十分之一。這類植物當中,一類是腐生植物,主要為細菌和真菌。它們以死亡的或正在分解的生物或在附近生長植物的死亡部分作為養分來源。水晶蘭就是很少幾種開花的腐生植物之一。透明的水晶蘭繁茂地生長在被分解的樹葉上,真菌包圍著它的根,並以消化森林中的枯枝落葉得來的養分供應它。與這些腐生者相反的是許多寄生植物,它們隻以活的有機體為食,從綠色的植物取得其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養分和水分,而使寄主植物逐漸枯竭死亡。它們是致命的依賴者,植物界的寄生蟲。
寄生植物家族中,有許多是惡性雜草。“破門而入”的菟絲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它專門喜歡寄生在蕁麻、大豆、棉花一類的農作物上。春天,菟絲子種子萌發鑽出地麵,形成一棵像“小白蛇”的幼苗。一旦碰上蕁麻等寄主的莖後,馬上將寄主緊緊纏住,然後順著寄主莖幹向上爬,並從莖中長出一個個小吸盤,伸入到寄主莖內,吮吸裏麵的養分。這樣,它就和寄主長到一塊了。不久,其根退化消失,葉子則退化成一些半透明的小鱗片,而主莖卻生長迅速,一個勁兒地抽生出許多“小白蛇”似的新莖,密密纏住寄主。寄主漸漸凋萎夭折,成為菟絲子的犧牲品,而菟絲子卻長出一串串花蕾,陸續開放出粉紅色的小花,結出大量種子,撒落在地下。一株菟絲子,可以結出3萬顆種子!好驚人的繁殖能力!翌年春天,它又會繁殖出新一代,繼續作惡,危害其他植物。我國南方有一種分布廣、危害嚴重的藤本寄生雜草叫無根藤,和菟絲子“長相”相似,常寄生在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上。在我國內蒙古的烏蘭布通沙漠、寧夏的騰格裏沙漠和新疆的準噶爾沙漠等地,生長著兩種著名的藥用植物——肉蓯蓉和鎖陽。這是兩種寄生在宿主植物根上的植物。
肉蓯蓉是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其寄主很多,有梭梭、紅沙、鹽爪爪和檉柳等,尤其喜歡寄生在梭梭這種耐旱木本植物的根上。肉蓯蓉真怪,一生中有三到五年是埋在沙土裏生長的。出土後生長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它的莖黃色,高80~150厘米,肉質肥厚且不分枝,葉子則退化成肉質小鱗片,無柄,密集螺旋排列在莖上。5月間從莖頂端抽出穗狀花序。肉蓯蓉露出地麵的部分,幾乎都由花序組成。開花結果後,結出大量細小的種子。種子隨著風沙一起飛揚,一旦深入土層與寄主根接觸,便得到寄主根分泌物的刺激,加上適合的溫度,就開始萌發,開始新一輪的寄生生活。
鎖陽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全身無葉綠素,莖肥大肉質,呈黑紫色圓柱狀,基部較粗,埋於沙中。葉退化成鱗片狀,散生在花莖上。莖頂是一個圓棒狀的穗狀花序。開花結果期很短,而種子發育又需要大量養分和水分,粗壯多汁的肉質莖恰好擔任了這個“角色”。果實球形,每株鎖陽能結出二、三萬個果實,可以說是“兒孫滿堂”了。鎖陽果實微小,但壽命卻很長。把它放在室內保存12年後,仍有寄生的本領。原來,它的果皮非常結實,對嚴酷環境有驚人的適應能力。塔裏木盆地的礫石戈壁上,陽光強烈,白天地表溫度高達70℃以上,鎖陽和肉蓯蓉的種子仍可在那裏頑強生長、繁殖。
鎖陽喜歡寄生在固沙植物白刺的根上,也寄生在優若黎、鹽爪爪和河冬青等植物的根上。
肉蓯蓉是我國沙漠地區特有的名貴藥材,也是傳統的藥用植物,早在《本草綱目》一書中就被列為滋補藥草,具有養筋補腎之功效。鎖陽也可全草入藥,可補腎壯陽、潤腸通便,還因其含澱粉可食用充饑,製糕點等。
活化石植物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我國非常珍貴的動物,那你知道在地理分布和珍貴程度方麵有跟大熊貓一樣的植物嗎?這就是我國大名鼎鼎的銀杉。
銀杉是一種珍貴的活化石植物,它是我國植物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發現的。銀杉僅分布在我國廣西龍勝和四川的南川金佛山兩地的狹小區域,數量很少,是我國特有的植物。因此,人們稱它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銀杉是常綠喬木,喜歡向陽、溫暖、多霧的氣候,生長在石灰岩風化的山地黃壤上。它樹幹挺直,樹冠塔形,分枝平展,枝條上螺旋排列著條形的葉子,葉片像杉木的葉子一樣扁平,上麵深綠色,下麵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微風吹來,現出閃閃銀光,銀杉一名就是這樣來的。它儀態高雅,剛健秀麗,十分惹人喜愛。
銀杉的名字中雖然有個“杉”字,但與杉木並非同類。在植物分類係統上,它屬於裸子植物的鬆科。正因為與鬆同類,所以它的花跟鬆的花很相似,也是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與雌花都成球果狀,每朵雄花上有許多螺旋排列的雄蕊。雌花上有許多螺旋排列的珠鱗,在珠鱗背麵,有一個與珠鱗分離的苞鱗。每個珠鱗的腹麵有兩個裸露的胚珠,將來發育成種子,種子的上端有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