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樹。浙江省文成縣西山鄉朱川村有兩株“下雨樹”。人站在樹下,頭發濕潤,眼睛模糊。這兩株樹約栽於明朝嘉靖年間。據分析,這兩株樹因根係發達,吸水力強,但葉麵蒸發量小,水分運輸不暢,多餘的水便從樹葉毛孔中滲出。
氣象樹。在廣西忻城縣龍頂山村旁,發現了一棵能預測晴雨的“氣象樹”。這是一棵青岡樹,高約20米,直徑約70厘米。晴天時,樹葉是深綠色;下雨前1~2天,樹葉會呈紅色;雨過天晴,樹葉會恢複成為綠色。據科技人員研究認為,這是由於這棵樹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
發出不同聲音的樹。在巴西,生長著一種名叫“莫爾納爾蒂”的灌木。這種樹屬木本類植物,白天時,它會不停地發出一種委婉動聽的樂曲聲;到了晚上,它又會連續不斷地發出一種哀怨低沉的泣聲;等到天亮時,它又變為悅耳動聽的樂曲聲。據一些植物學家的研究,認為這種樹能晝夜發出不同的聲響,與陽光的照射有著密切的關係。
蝴蝶樹。每到秋天,美國太平洋沿岸的蒙特利鬆林裏的鬆樹上就停滿了千千萬萬個五彩繽紛的大蝴蝶。蒙特利鬆樹與眾不同,樹皮深綠而近似墨黑;樹葉很長,呈綠色;樹皮粗糙,表麵布滿帶須芒的青苔。當數不清的彩蝶從北方飛過來時,就會不約而同地紛紛降落下來,爬滿鬆樹的枝枝杈杈,並且雙翅緊合、紋絲不動。一霎時,這兒成了“蝴蝶世界”,一棵棵黑不溜秋的鬆樹變成了五光十色的“蝶樹”,等到過了寒冬,到來年春暖花香時,成群的蝴蝶才悄悄飛去。這種奇異的生物現象,至今仍是舉世矚目的“自然之謎”。
襯衣樹。在美洲南部的巴西,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樹。因為它的樹皮可做成衣服,故而被當地居民稱為“襯衣樹”。這種樹高大粗壯,呈圓柱狀。它的樹皮竟可以十分完整地剝下來,仍保持原來的圓柱形狀。如果把這種樹皮放到水裏浸泡,然後取出來,用木棍輕輕捶打,漂洗幹淨,晾幹,它就可像布匹一樣柔軟結實。當地的印第安人十分喜歡用“襯衣樹”皮來做衣服。
一年結3次果的樹。西藏發現了一株一年開3次花、結3次果的梨樹。
這株梨樹生長在海拔3200多米的林縣甲格村。從外形看,它和一般梨樹沒有什麼兩樣,但從1981年開始,它每年3月初開第1次花,比一般梨樹的開花時間早10天左右;當第1次果實長到重約1兩時,第2次花又普遍開放;第2次結的果實快要成熟的時候,又開放第3次花。每次花都能結果,但果實一次比一次小,味道也一次不如一次。除這株梨樹外,當地的其他梨樹都是一年隻結1次果。
種樹儲水。蘇丹的達哈姆人居住在幹旱地區,這裏每年有八九個月不下雨,因此,當地居民要在有雨的三四個月裏儲存食用水。為了儲水,差不多每家都種一種名叫“泰伯爾迪”的樹。這種樹不高,樹幹卻非常粗,人們把樹幹挖空了,可以存許多水。每逢下雨時,全家老少一齊出動,把雨水灌進樹洞裏。水裝滿後,把洞口封蓋起來,等缺水時使用。
吐水的樹。瑞士洛桑湖畔有棵連續60年向外吐水的樹。村裏的人在這棵樹下裝了個水槽,常常牽著牲口來這裏飲水。人們已經完全忘記了這水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原來,60多年前,在村子裏開始安裝自來水管時,將一根水管與嫩綠的樹棍綁在了一起。然而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木棍紮了根,長成了一棵大樹,並且在生長過程中,水管嵌入樹幹裏,使人覺得這水像是從樹幹中流出來的。
防火樹。科學家發現,非洲的叢林中有一種奇怪的樹,不僅火很難把它烤著,而且它還擁有自動滅火器呢!一旦有火在它附近出現,它即能及時自動將火撲滅。一位科學家曾試驗過這種樹對火的敏感性。他故意在這種樹的樹下用打火機打火吸煙,誰知火光一閃,香煙尚未點著,無數條白色的液體泡沫由樹上向他沒頭沒臉地噴來,弄得他滿頭滿臉是白沫,身上衣服也濕了,狼狽異常。當然,打火機的火也立即熄滅了。這種擁有自動滅火器的樹,名叫“樟柯樹”,生長於非洲安哥拉的西部。這種樹樹型高大,樹葉茂密,是一種常綠樹。它的葉片細而長,葉寬僅2~3寸,而長則有7~8尺,垂掛下來,猶如女孩子的長辮子。在高大的樹枝之間,長著許多比拳頭略大的球狀物。從外表看,它似乎是果實,但實際上是這種樹的自動滅火器,植物學家稱它為“節包”。如果摘下一個來看,可以看見它的上麵有許多小孔,就像蓮蓬上的小孔,裏麵裝滿透明的液體,經化學家分析,這些液體竟然含有大量四氯化碳,一噴射出來就會形成大量泡沫,火很快會被撲滅,就如同滅火筒滅火一樣。
餅子樹。在利比亞裏內起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種當地人稱為“沙伊密爾起納布”的樹。這種樹高近30米,每年1~2月和7~8月各開一次花,4月和9月各結一次果。果實綠色,呈長圓形鞋底樣硬幹果,含澱粉達70%以上,無甜味。人們將這種果子摘回,剝去硬質皮,然後放在火上烤熟,就能食用。這種“餅子果”被當地人稱為“樹上的糧食”。一棵“餅子樹”每年可收“餅子果”6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