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公告:(本站已經啟用手機站網址為,爪機黨速來!!

本章節手機版可點這裏訪問.

直到在離大同鎮不足百裏之處,居然遭遇韃靼刺客,唐悠竹才想起來,他所處的不隻是曹先生和古先生虛構的世界。

他還有一個遠大目標:絕對不讓“明朝之後再無華夏”的悲劇重現。

韃靼在未來,也許會是大家庭裏頭的一份子,但現在,卻是國恨、家仇!

成化十四年夏初,太子攜忠義郡王招撫建州女真、並巡視邊鎮軍務,途中遇韃靼襲邊,將王越等數請殿下速歸京師,殿下不允,上折於陛前請命監軍,禦韃靼諸部於長樂堡之西,忠義郡王披掛親征,手刃敵寇逾千人,取毛裏亥首級,收歸襖兒都司烏審、鄂托克等諸部。

大明自土木堡大敗以來,對北疆外族越發以收縮戰略為主,現戍守大同甘寧等重要邊鎮的將領王越等雖有才幹,因著諸多緣故,也多是在外族襲邊時防守罷了。

這般大勝,實乃數十年來第一回。

朝中對於烏審、鄂托克諸部當如何安置還有話說,對忠義郡王的賞賜又要如何分處也還有爭議,皇帝自己,卻是十分喜氣洋洋。

他雖是膽小怯懦,但自來害怕蟑螂老鼠的世間不也許多?真在自家門口見著蟑螂老鼠的影兒就棄家逃跑有幾個?總是發了狠將之一杆兒打死的多些。

皇帝幼年很吃了那韃靼囂張的苦頭,可登基之後,雖每每想著當日土木堡一役、先帝被俘的事情就惶惶難眠,卻能忍住了天子守國門的祖訓,再是如何驚懼也從沒動過遷都南巡的念頭——如此之皇帝,雖從未顯示過諸如先祖永樂那般對外擴張的決心,又哪兒不想把邊鎮諸衛更往北推進些許,也好讓京師更加安穩?

無奈遇上小冰河時期,年年都有旱澇地震蝗災等,經濟民生撐不住,那西北之地又多草原荒漠,便是厲兵秣馬拿下來,也實在得不償失罷了。

如今太子爭氣,竟是不需從戶部這兒多要什麼銀子,便能一舉將多年來持續犯邊的毛裏亥一舉擊潰,收複襖兒都司,皇帝如何能喜不自勝?任是朝中再如何有或是言及忠義郡王甚至太子過分功高、恐驕橫難以轄製,或是憂慮耗費許多兵力拿下的那都思兔河一帶難以守住、又多耗錢糧……皇帝也隻咬牙認定他家胖兒子和忠義王弟此舉乃是大功於朝廷。

唐悠竹與雨化田在黑甲軍護衛下回京之日,皇帝出城十裏相迎,當場晉雨化田親王爵,允其嗣子升侯爵位;賜太子增親衛五千人,並允其所請,酌情加開工巧科。

這一番旨意,尤其工巧科一事,朝中尚未有定論,然而皇帝不管事時便不管事,偶爾強硬一回,也十分果決,當著諸多將士、百姓的麵便下了旨,又內閣雖不一致讚同此事,也泰半閉目不言,因而竟是就此定了。

唐悠竹看便宜爹力挺他,雖也知道有幾分是因自己借著迷心蠱、在便宜爹心中種下“樘兒越強,越是我的盾牌支柱,必不會反噬於我”的念頭,卻也相信總有幾分是他發自內心的舐犢之情,索性投桃報李,把那防治天花的牛痘之法獻上去時,隻說“父皇慈愛百姓,將此事交托孩兒細察兩年,總算也有了定論”,皇帝初聽聞時滿頭霧水,隻當兒子又有什麼事兒要他頂著——他其實是個不愛出頭頂事兒的性子,但一來心疼本來白胖圓潤的大阿福去了西北不過一年,就熬成條黑肉段回來;二來為其大勝鼓起的勇氣還沒散,便也不去細問到底何事,爽快應了下來。

待得接過折子細看了那牛痘之法,頓時大喜。自來聽說宋時便有神醫能種痘,但時隔日遠,中間又幾度戰亂,當今已鮮聞幸運如王素者也!不想兒子果有神助,這般對抗大疫的法子也能弄出來,還把名頭好處盡歸到自己頭上了……

皇帝一邊歡喜自己又多了一層名聲保障,一邊又覺得竊取了兒子的成果內疚氣弱,唐悠竹卻隻是笑:“這事兒雖是父皇總領支持的,但兒亦是忙了小兩年,不若許我個恩典如何?”

皇帝忙不迭點頭:“你說。”

這時候真真是唐悠竹說想早日登基,這皇帝都八成樂得當太上皇享福去的。

唐悠竹卻不急著要什麼,隻和皇帝拉鉤:“這事兒等日後再與父皇說——但不管什麼……”

皇帝看他雖曬得黑瘦、身條兒也抽高了許多,這眨眼勾手指的模樣卻依然稚氣十足,越發笑著一疊聲答應:“行行行,不拘你要的什麼,朕都應下了。”

又邀他同往永寧宮:“這些日子在外頭,可吃不到什麼好湯羹罷?你貴母妃都備好了,各色雞蛋羹、奶油卷——今兒個管夠!”

唐悠竹也有點兒饞了,卻又道:“兒遠行歸來,少不得該先給太後、母後、並母妃等請安,再往永寧宮叨擾貴母妃不遲。”

皇帝看著天色還早,也不強他,先陪他一道去了永寧宮,周太後因他們當日體貼崇王,讓他留下養病、後又直接回京,避開那西北之亂的禍事,看唐悠竹倒還慈眉善目的,還要留他吃飯,唐悠竹隻說還沒見過母後母妃,一邊兒又有崇王打岔,周太後也不十分堅持。

除了清寧宮,皇帝便先往永寧宮去,唐悠竹自往坤寧宮見王皇後,王皇後性子沉穩安靜,雖言語慈愛,卻也不多虛留他。

因此不到辰末,唐悠竹便進了鹹福宮。

太子威嚴日重,鹹福宮也越發繁華,紀淑妃要說生活富貴體麵之處,便是王皇後也是拍馬不及的。奈何上頭還有個萬貴妃壓著,她心裏又惦記著一樁事,見了唐悠竹進來雖是歡喜,少不得又哭一回對他小小年紀就給挾持到西北邊鎮的擔憂心疼。

唐悠竹看著紀淑妃塞過來的幾個平安袋,針腳是真用了心,但前麵那一邊兒訴說慈愛、一邊兒卻還不忘綿裏藏針的女人卻也是真在用心給雨化田下眼藥,心中不禁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