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cia Prada:“壞品位”遊戲
時尚
作者:羅恩
紐約當代美術館(MET)剛剛舉辦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覽,取名為“Schiaparelli and Prada: impossible conversation”意指兩位意大利傑出的設計師之間跨越時空的超乎想象的對話。這裏兩位主角分別是50、60年代意大利的設計女王Schiaparelli和現今 Prada集團的掌門人Muccia Prada。
超時空的比肩而立
正如有趣的展覽名稱所暗示的那樣,兩位設計師的個人風格確實相差十萬八千裏。簡單來講,對Schiaparelli而言,讓她功成名就的設計創作已經完美地畫上了句號;而對Muccia來說,她的創作還處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要是被拿來和Schiaparelli比較,也許同樣作為經典典範的Coco Chanel才算是比較恰當的人選,無論從時代性和時裝所表達的意義上,這兩人都更為接近。
雖然說是不可能完成的對話,然而這兩位設計師加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大熱的話題。兩人都來自意大利傳統家庭,但行事作風非但不保守反而激進,比如早年間Prada女士讀的是政治學係碩士,還沒畢業就投入了左派政黨鬧革命。另外也都是因為巧合才進入時尚設計行業——旅居巴黎的Schiaparelli找不到適合自己品位的成衣而開始設計,Muccia Prada則是在繼承了家族產業後,轉行做起了服裝設計的工作。
然而Muccia在時尚設計產業裏的重要性非常值得肯定,現在看來,甚至已經不亞於Schiaparelli。例如MET這樣非常重要的藝術館早已把Muccia列入舉足輕重的藝術家行列,其策展人Andrew Bolton形容她為藝術設計界的後現代設計師。早在90年代,Muccia就以她標誌性的醜陋美學成名時尚界,並影響至今。要說她最大的貢獻,就是讓醜陋的元素變得吸引人。這種美學觀念讓Prada一直在時尚界以先鋒設計的角色出現,所以紐約當代美術館會做這樣的一次回顧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展覽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對比在於,Schiaparelli最拿手的帽子設計中那獨特的“高跟鞋帽”影響深遠,而Muccia女士設計的一係列還是將重點放在鞋子本身,將高跟鞋定義為非常重要的女性飾品,那成功地噴著火焰的賽車款設計,已然成為時尚界的重要話題。
醜陋美學
Muccia的這種不尋常的美學感官成為她設計的DNA,不誇張地說,她是在創造新世代的時尚風格。對於大多數其他設計師而言,總是喜歡在鏡頭前出盡風頭,被無數的媒體、名模包圍著,但Muccia剛好相反,她喜歡用“不喜歡”來刺激靈感。例如今年春夏男裝周選擇的主題高爾夫,就是一項她反複強調自己不喜歡的運動。說到選擇的原因 ,“我想在男裝中創造一種獨特的美感,高爾夫球手正好切合這種感覺,因為他們的穿著打扮十分得與眾不同。有時候我沉浸於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東西,並不隻是因為不喜歡,更多的是因為這些對我來說可以作為新的設計元素。”
聽起來,Prada的設計是對大眾美學的一種“補償”,不斷挑戰美的極限,從好品位的觀念之外去吸取靈感,讓一些奇特的甚至醜陋的元素找到自己的位置,讓人們重新全麵認識時尚。Muccia在接受美國雜誌采訪時承認,“我的時裝是奢侈品,但我喜歡從並非傳統的奢侈品概念中去做設計。如果隻是為美麗而設計美麗,這並不是我所感興趣的。”她的設計,也就因此跨越了年齡、地域、國界的限製,在一個超越社會階層和金錢價值理念的領域裏創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