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落難公公(2 / 2)

沒了蚊子來吸血,又沒了迫在眉睫的性命之危,郭太監心情大好,雖然是小半個屁股都坐在水塘裏,屁股下麵潮得厲害,可卻一點也沒有讓他感到難受。

“你這後生腦子好使,也是個好孩子,可惜咱家沒早點遇上你,不然定要提攜你一把。”

郭太監很是感慨,說得也是真心話,若是早前讓他碰上年輕人這等好後生,無論如何也要得提點一下的,以他堂堂大同鎮守太監的身份,提攜一個親軍校尉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陸清笑了笑,卻沒有接這話,隻是暗道若早前遇上你老人家,怕你老人家都不會正眼瞧我這小人物。

“對了,咱家得你所救,卻不知你這後生叫啥名字呢?”坐了半天,郭太監才想起自個還不知道這年輕人叫什麼名字呢。

“回公公話,屬下叫陸清。”

“陸清?”郭太監念叨了聲,皺眉仔細想了片刻後,便放棄了繼續搜尋和這個名字有關的印象,因為他確是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對這張臉也更是陌生得很。也是,他是堂堂大同鎮守太監,賜公侯服,位諸將上之一方鎮守,乃中官的傑出人物,身份地位比之那山西巡撫和大同總兵還要高,這等貴人又如何會與一個普通親軍校尉扯上瓜葛,便是他們的千戶平日見了也不過是正眼看一眼而已,多看一眼就算是抬舉了。

“你們陳千戶和咱家有點關係,等咱家回去後,定然要他好生提點你一把。”

感覺自己能夠逃回去後的郭太監很是真心的要謝一謝這位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年輕校尉,絕不是空口白話,而是實打實的要好生重謝陸清了。一下提個千戶、百戶的難度太大,官麵上不好說,倒是升個總旗、試百戶的好弄些,不過一道手續的事。想到陳千戶也不會、不敢不給自己這個麵子。

不想,陸清聽了郭太監這話,卻是有些驚訝道:“公公要回大同?”

“陽和兵敗,韃子肯定要打大同,咱家身為鎮守太監,既然未死便要回到大同去,不然又能去哪裏。”郭太監有些奇怪陸清何以有如此大的反應。

陸清意識到自己反應有些大了,忙稍稍低了低頭,避過郭太監的目光,躊躇一會,試探道:“公公,屬下先前聽說這次瓦剌入寇,天子要禦駕親征?”

聽到陸清提起天子,郭敬忙臉色一肅,正色道:“確實,韃子入寇,皇爺震怒,已經決定禦駕親征,比咱們出兵陽和口晚了一天,咱家還是前幾天得到的消息,聽說是司禮王公堅持禦駕親征的。”說完,麵上卻是露出幾分得色來,很是羨慕道:“這可是咱們中官打三寶太監以後難得的露臉,嘖嘖,王公日後怕肯定要名垂青史了。”

嗯,是名垂青史了,隻不過這名卻是有點...想到王振在史書上的名聲和評價,陸清忍不住暗自誹議起來,卻不知這王振要是知道自己日後會被罵成禍國殃民的奸賊,被人稱之為有明太監禍國第一人後會有什麼感想,怕這老教書先生會氣得吐血三鬥不止吧。

麵上不露聲色,反而遲疑道:“天子禦駕親征,韃子肯定望風而逃,不堪一擊,可是公公剛才說了,禦駕隻比咱們晚了一天出京,可這會皇上和王公公那裏還不知道咱們在陽和口敗了呢,要是韃子趁天子還不知道這邊的事偷襲禦駕怎麼辦?”

聽了這話,郭太監卻不以為然道:“大同那邊一旦知曉兵敗,必定八百裏急報報到禦前,大軍有了準備,韃子又怎會偷襲得了禦駕?”說完,頓了一頓,又道:“便是韃子敢內犯,又怕個什麼,有宣府楊洪在,韃子哪裏又能敢輕易內犯躥進內地,難道他不怕楊洪斷了他後路,來個關門打狗?”

郭太監所說的楊洪乃是宣府守將,永樂元年襲父職百戶官,幾十年來以功升都督,官拜一品,麾下有一萬多騎兵,五萬多步卒,比之大同邊軍戰力還要出眾。楊洪其人自正統二年出鎮宣府,十多年來不敢說打得蒙古人望風而逃,卻也是讓蒙古人大為忌憚,稱為“楊王”,瓦剌可汗脫脫不花、太師也先皆嚐致書於洪,並遺之馬,由此可見,這楊洪還是頗有本事的。

.........

您的一個小小收藏對作者可是莫大的支持,請看書之餘不要忘記順手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