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石、赤城、龍門分屬開平、保安、龍門三衛,地處宣府東、北兩個方向,亦為屏障宣府本鎮的三道防線,若此三堡有失,則開平、保安、龍門三衛門戶大開,瓦剌軍長趨直入越過邊牆後向西可攻宣府本鎮,向南則可直接攻打懷來、居庸關,進而威脅京師。
太宗皇帝當年設邊宣大,立開平、保安、龍門三衛指揮使司後,於獨石堡、赤城堡、龍門堡分設千戶所,又令三衛於龍門至獨石及黑峪口的五百五十餘裏地內,凡隘口通車騎者以百戶守之,通樵牧者以甲士十人守之,如此大費苦心,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構建邊牆防線,為的就是能夠確保宣府這個京師的西北門戶能夠不失。
如果說宋失幽燕而國弱,那明失宣府則必亡國,有如此認識,自然不難理解太宗皇帝為何會如此重視宣府邊牆的防禦了。
二弟楊能帶來的消息讓楊俊感到驚慌,他從萬全右衛過來時,阿剌還在邊牆外遊蕩,既不進攻,也不後撤,顯是打得觀望風聲的打算,加之阿剌所部人馬不多,故根本不認為阿剌會吃了豹子膽敢來攻打宣府,可現在對方不僅來了,且一出手就直指獨石、赤城、龍門三堡,這哪裏還是觀望風聲想占便宜,而分明是下了血本要將宣府連根拔起啊!
三堡無論哪處失守,宣府都要為之動搖,眼下禦駕就在懷來往宣府來的路上,這個節骨眼上要是被阿剌破了邊,後果可不堪設想,很難想象興衝衝前來親征瓦剌的皇帝在聽到宣府失邊的消息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不愧是楊洪的兒子,在意識到三堡失守的後果後,楊俊立即上前拉住楊能,急聲問他:“父親除命我援救獨石外,可另有安排?”
“父親除讓大哥去救獨石外,已經讓開平衛都指揮趙玫前往守備獨石,龍門衛指揮夏忠率本部前往守備龍門,又令署保安都指揮魯宣率部守備龍門千戶所,另外還讓我和三弟同守馬營,父親則與鎮守葛公公坐鎮宣府統籌全局。”
楊能一氣說完之後,從親兵手中接過一皮囊,“嘟嘟”的就往口中灌水,一眾隨他前來的親兵也是人人累得前喘後籲,顯是這一路趕得甚急,根本顧不得歇腳。
“趙、夏、魯三位指揮都是父親的老部下,也都是跟韃子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有他們在,阿剌想要打破三堡可沒這麼容易。再有我率部援救獨石,你和三弟駐守馬營,那便是萬無一失了,事不宜遲,我這就去點兵前往獨石增援趙將軍,你找到三弟後也不要耽擱,馬上趕到馬營,眼下禦駕就要到我宣府,這個時候可不能出差子,要是出了事,我楊家這一門可就...”
可就什麼,楊俊沒有明說,楊能卻是理會得了,忙點頭道:“大哥放心,我這就去找三弟,有我兄弟二人在,馬營就絕不會有失,倒是大哥那邊卻須小心,父親說阿剌同時攻打三堡不過是虛張聲勢,赤城和龍門皆是重堡,阿剌手中缺乏攻城器械,人馬又少,根本不可能拿得下,他的真正目標是守備薄弱的獨石,此舉不過是迷惑我們,好讓我們分兵防禦,使他有機可趁。”
“阿剌鼠輩耳,若不是也先在西邊打破了陽和口,他哪裏來的膽子敢來攻打我們宣府,此輩色厲內荏,沒什麼好怕的。”
說到這裏,楊俊突然想起什麼,猛的轉身看向那兩個來報信的急遞使,大聲喝問道:“你方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