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臨時編整(2 / 2)

這四匹馬便交給了周雲義手下的蔣通、樊若,長相頗有氣質的林風、滿臉胡子的彭大萬,周雲義則在戰兵中權任總旗。

兩匹駑馬套了馬車,由郭太監使用,另一匹則被郭太監“指派”給了陸清,惹得牛慶和宋邦德一肚子酸水,但也知陸清在郭太監心中的份量,雖是不滿,但也不敢有異議。

堡內的軍戶們東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也沒帶什麼東西,都知道南下是逃難的,因此大家夥自然不敢帶,隻是帶了些財貨細軟加上路上吃的幹糧,騾車有三輛,驢子也有幾頭,甚至還有兩頭耕牛。

陸清奇怪哪來的耕牛,牛慶告訴他是堡內軍戶用來耕地用的,陸清噢了聲,卻是尋思路上要是沒吃的,倒是可以把這兩頭牛宰來吃。至於宰了人家的耕牛,往後君子堡的軍戶如何耕地,他卻是沒有多做考慮。

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後,郭太監便迫不及待的下令南下,於是,上千人的隊伍便浩浩蕩蕩的出了堡,前麵是拿著兵器的戰兵,中間是手無寸鐵的兵,最後麵則跟著一大群老弱婦孺。

小旗葛明死活不肯和牛慶一起,自己帶了十幾個人落在隊伍最後麵。陸清也沒去管他,反正到了最近的千戶所這些人就要留下,管他那麼多幹什麼。這隊伍本來就是臨時拚湊的,誰知道哪天就要散了,葛明雖是條漢子,但也沒必要去刻意交好拉攏他。

充為開路先鋒的蔣通他們倒也勤快,不時派個人回來通傳前麵的情況,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走,前麵沒有韃子,後麵也沒有韃子,眾人一直懸著的心這才稍稍鬆了下來。

因急著趕路,這隊伍之間的距離不知不覺的就拉了下來,最前麵的郭太監他們離最後麵的葛明等人怕都有四裏多路了。

葛明不是沒有派人過來向陸清、牛慶抗議,認為前麵的人走得太快了,後麵一隊戰兵都沒有,萬一韃子出現怎麼辦。

郭太監示意陸清不必理會這事,牛慶卻是突然說那他帶人留下等後麵的人,說到底,後麵的老弱婦孺都是他君子堡的人,身為駐所百戶,牛慶想巴結郭太監補親軍的心思再大,也總不能把自家人就扔下不管吧。況且他手下這隊兵都是他君子堡原本的人馬,後麵的老弱婦孺全是他們的親人,他這百戶要是真的不管不問,底下人就要先鬧騰起來了。

牛慶執意要留下等,郭太監便由他去,陸清和宋邦德不反對也不讚成,最後牛慶便領著他手下那隊戰兵留下等待後麵的隊伍。

老天爺似乎格外眷顧這隊南下隊伍,一上午,除了這上千號人,一路上連個鬼影都沒見到。

到了午間,陸清請郭太監傳下令,歇上半柱香時間,好讓軍士們吃些東西墊墊肚子。

隊伍停下後,陸清找到回來通報的樊若,讓他到最近的鬆石堡去一趟,看看鬆石堡那邊什麼情況。

鬆石堡也是個百戶所,和君子堡一樣都是金家莊堡千戶所下轄的百戶所,因鬆石堡並不靠邊牆,堡邊上的土地又有河水灌溉,產出頗高,所以全堡都是以屯田戶為主,人口有上千人,也算是百戶所中規模較大的了。

陸清其實很想派人到馬營那打探一下,看看阿剌部是否在攻打馬營,但考慮馬營傳回來的消息不管是好是壞,對他和郭太監都沒有什麼好處,便按下了這個念頭,免得亂了這支臨時拚湊的隊伍人心。

郭太監坐在馬車裏倒也舒服,隊伍停下後,牛慶還體貼的找人給郭太監燒了壺熱水,用從所裏帶來的細茶葉沫子泡了請郭太監飲用,那茶葉自然是差得很,比不得郭太監在大同常喝的宮中貢茶,喝得郭太監是眉頭直皺,卻又不能表露不快,違心的讚了牛慶幾句,樂得後者跟個什麼似的。

郭太監身上那套汙穢不堪的紅袍早就脫了,換上的是一件還算幹淨的儒袍,卻是牛慶“強迫”書辦李文和獻上來的,隻不過這衣服不是李文和本人的,而是他死去的爹——一個連著考了三十多年都沒有考中秀才的老童生所穿,本來這衣服李文和準備給他爹一塊放進棺材裏,後來還是他娘說家裏日子也不寬餘,於其把你爹這件衣服給埋進地裏,倒不如留下等娘改改給你穿。結果李文和沒穿上,倒讓郭太監先給套上了,不過看郭太監的樣子,似乎對這件衣服還是頗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