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立化寺(1 / 2)

楊洪不在府中?

葛全有些納悶,不知楊洪去了何處。示意那小太監再去向門房打探,得到的回話卻是楊帥一早就出了門,現在何處那些下人並不知情。

正主不在,葛全也沒辦法,總不能就在這總兵府外守到楊洪回來吧,那可真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

也罷,今日見不到人,那就明日再來一趟吧,葛全當下便打算回去,可又尋思左右無事,既然已經出來了,便到立化寺走一遭,聽聽高僧講講佛法、捐些香油錢積些功德也是好的。

那立化寺乃宣化城中最大的寺廟,建於偽元大德年間,乃東洋倭邦僧人日持卜人所建,其圓寂之後就葬於立化寺塔下,據說結了舍利,卻不知真假。

因這倭僧是得道高僧,佛法經義十分通達,名氣很大,因此生前主持立化寺二十年,使得寺內香火鼎盛,信徒不計其數,死後更傳結了舍利,凡夫俗子自然趨之若鶩,百多年下來竟成了宣化一景,外地人進城若不來這宣化寺敬上一柱香,那可真枉來宣化城了。這寺廟又建在宣化城中心地帶,香火繁盛之餘,連帶著周邊街麵也跟著繁榮無比,賣什麼的都有,也著實是一處有吃有喝有玩的好去處。

葛全是身體殘缺之人,和大多數太監一樣,對輪回之道深信無疑,總想著自個這輩子殘了身體,斷了子嗣香火傳承,便想著多禮佛,盼著下輩子能投胎做個好人家,於是早年在宮中時便經常拜佛誦經,為自己來世祈福,來了宣化城後更是成了立化寺的常客,基本每月總要來上那麼幾趟。

立化寺的和尚們對這位鎮守公公也是極其熱情,大和尚們接連為他做了幾場祈福的法事,不為別的,隻因這葛公公是他立化寺的一大財主,每年捐獻的香油錢可是能讓這幫大和尚們數銀子數到手軟。

葛公公做事向來是說一不二,起了念頭便要立即施行,當下便吩咐下去,於是轎子徑直從總兵府的門前抬往立化寺去。

一路行來,街麵上很是熱鬧,一片太平盛世模樣,絲毫沒有因為瓦剌寇邊而蕭條半分。

葛全看在眼裏,喜在心中,琢磨著回頭是不是上份奏疏,將這宣化城的太平景象好生向皇爺描繪描繪。不過想到皇爺這會領著大軍正在大同,便息了這個念頭,眼下皇爺********的都是打仗,這等太平景象還是等大軍回了京後再上奏得好,免得讓皇爺以為自己有別的心思,變著法子勸諫什麼,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葛全可是聽說了,為了能夠禦駕親征,皇爺可是打了不少勸阻官員的板子,還罷了幾個禦史,聽不得任何反對的話,哪怕委婉的勸諫也不行,自個好不容易熬出頭,雖說這幾年在宣府過得也不快活,可畢竟也是一地鎮守,隻要不出差子,再熬上兩年說不得就能調到江南,這黴頭還是不要觸犯得好,反正大軍一到,也先也鬧騰不了,就讓皇爺高興高興,左右也就個把月的時間,到時皇爺不班師也得班師了,難不成他還真能領著大軍學太宗皇上一般遠征漠北不成,犯不著在這節骨眼上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