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昌平伯(1 / 2)

宮裏出來的人通常要比旁人敏感得多,葛全能從一個大字不識的小太監一躍而為宣府鎮守中官,除了聰明外,這鼻子更是敏感的驚人,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又什麼事能說,什麼事不能說。若是連這點本事也沒有,他葛全也就活該掃一輩子地,因此看到施泰和楊俊一塊從寺裏出來時,出於對這兩人身份的敏感,他那刻心都差點駭得跳出來。

施泰是什麼人?那是郕王府的管事太監!

郕王又是什麼人?那是那今天子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未就藩的親王、爾今在京師留守的監國殿下!

楊俊又是什麼人?那是五軍都督府後軍左都督,掛鎮朔將軍印,充宣府總兵官楊洪的親兒子,同時也是大明宣府鎮萬全都司的都指揮使,朝廷正二品的武官大員!

現在,親王府的管事太監和邊鎮將帥的兒子一起出現在寺廟中,是一塊來上香禮佛的,還是一起來捐香油錢的?

呸,咱家就是傻子也知道這事不簡單,他們幹什麼,又想幹什麼?

葛全越想越驚,他不相信寺裏的楊洪會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正和郕王府的管事太監在一起,他更不相信施泰和楊家人會是偶然相遇在這立化寺。

若是楊洪完全知道這事,也完全知道施泰的身份,那他躲在這立化寺見施泰,為的是什麼?

葛全不敢去想,也不願去想,這水不僅太深,而且還是一潭禍水,隱隱指向親藩勾結邊鎮這等大逆之事,饒是葛全膽再大,他也不敢趟這混水,他隻想離這禍水遠遠得,越遠越好!

葛全很想知道楊洪和施泰在寺裏都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可這事卻不是他能打探的,沒辦法,誰讓他這幾年在宣府如同傀儡般,連個自家的親信人都沒有,如今陡然碰上這等要命的事情,連個合用的人手也沒有,也該他倒黴。

如今他隻有兩個選擇,一是要麼裝作沒看見楊俊和施泰在一塊,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提,把這事永遠爛肚子裏帶進棺材裏;二是馬上回去向宮裏發去密奏,也不添油加醋,隻想自己看到的事情報上去就行。

選擇前者是有很大風險的,萬一這事被旁人密報了上去,不管施泰和楊家人密會立化寺所圖為何,親藩和邊將勾結的大罪肯定跑不掉,他葛全知情不報,斷然不會有他好果子吃,就是興安再怎麼器重他,力保他,他也別想獨善其身,能在宣府鎮守這任上再做下去。事情不嚴重,他或許還能在宮裏二十四監謀個差事,繼續當他的葛太監,事情若是嚴重,恐怕腦袋就得搬家。

選擇後者卻是什麼風險也沒有,照直說說行,至於宮中怎麼看這件事,就和他葛全沒關係了。監視邊鎮將帥本就是他鎮守太監的職責,他隻要盡到本份,把看到的報上去就行,便是真出了什麼事情,任誰也怪不到他葛全頭上。

便是郕王知道他葛全打他的小報告又能如何?等皇上大軍班師,他這監國便要就藩,一個成年的親王總不能一輩子呆在京城不走吧,等就了藩,他一個藩王難不成還能找他皇帝家奴的麻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