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百五十章 歸鄉(1 / 2)

走進川大“明德樓”,走廊悠長,房門林立。

看到出為了保持這座百年前由建築大家梁思成設計建造的老樓的曆史風味,多次的修葺都未在主體結構上做太大的改動,不過現在充作辦公室的房間裏,情況卻是另外一幅模樣,為實現現代化的辦公條件所作的諸如扯電路,拉網線之類的小改變,可以說隨處可見。

在紅樓一樓寬敞明亮的教務處,副處長王秋麗親自將張黎生的資料在網上核實後,錄入受邀訪問學者的目錄,抬頭看著坐在牆邊沙發上年輕的斯坦福博士,用流利的英語熱情說道:“好了張博士,手續辦完了。

歡迎您正式成為川大訪問學者中的一員,接下來您在華國這半年學術交流生活中的“食住行”,我們川西大學都會完全負責。

住宿就在大學招待所,環境是星級酒店的標準。

吃飯您可以選在招待所餐廳,也可以選擇留學生食堂,自助餐免費提供。

出行因為大學車輛緊張,很難保證您的單獨用車,所有一天會補貼您一百五十元的“車貼”,當然是華幣不是米元。

除此之外還是什麼要求,隻要合理,您可以盡管提出來。”

“還可以再提要求,”看著年逾四十但保養得宜,顯得風韻猶存的川大教務處官員,張黎生楞了一下脫口而出道:“不,不,不,王女士,我來貴校做學術訪問,沒理由受到你們的這種照顧。”

“一般訪問學者的確沒有這種待遇,不過您是教育部“百所著名大學,千個國際專家”學術交流項目的受邀專家,所有我們大學有專門的規定。

這樣的待遇已經是中央倡導“厲行節約”之後,一減再減的結果了,希望能令您滿意?”王秋麗說這些話裏,語氣裏隱隱有著某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滿意,我很滿意,謝謝。”手續辦完,目的達到,不想就細節問題再多糾纏的張黎生聳聳肩從沙發站起身,“李女士如果沒有其他事的話,我想先去安頓下來倒倒時差,之後就到川西的原始叢林裏做些實地研究……”

“到原始叢林裏做實,實地研究?”王秋麗瞪大了眼睛吃驚的打斷了青年的話。

“是的,不過不用擔心,我有非常豐富的野外探險經曆,不需麻煩貴校任何事情,事實上如果您讀過的話應當猜的出,我撰寫的一半論文都是在環境惡劣的“異世界”密林中寫成的。”

王秋麗是大學裏的行政官員,怎麼可能看過訪問學者的專業論著,但這時說不知道顯然不太禮貌,她隻能苦笑著說:“我當然看過您的那些精彩論著,可,可是張博士,您是不是考慮一下,不要這麼急著去做實地研究,我們大學還打算請您在暑假舉辦兩三場專業講座……”

“噢,是麵向社會同好和貴校學生舉行的“生物學講座”嗎,能受到這樣的邀請,我感到很榮幸,李女士。

不過這樣的話,對川西原始森林的實地研究我更是勢在必行。

畢竟作為一名生物學家,我總不可能拿夏威夷群島或者“海蝦b1號島”上的實例來向華國的生物學愛好者或者本土大學生講解這門科學的奇妙之處,這對一名專業學者來說,可是一種侮辱。”

“這,這……”對於張黎生表現出的這種專心於學術研究的學者常會表現出的頑固與執著,王秋麗隻覺的瞠目結舌,無法辯駁。

“您沒意見的話,那我告辭了,再見王女士。”看她張張嘴巴,無話可說的樣子,張黎生聳了聳肩把目光轉到了一旁的李茗錦的身上,“李小姐,麻煩您帶我去住宿的地方先安頓下來可以嗎?”

“當然可以,張博士。”女孩朝青年點點頭,想笑又不敢笑的朝在川大素以幹練著稱的教務處副處長說聲:“王處長,那我先陪張博士去招待所了。”,就和進了教務處就一直幹笑的鄭天亮一起帶著張黎生揚長而去。

出了紅樓,三人在校園裏走了頗長一段距離,來到一座占地麵積不大,卻很嶄新,霓虹燈招牌上寫著“望江閣賓館”的酒店前。

“張博士,這是我們川大望江校區今年剛建好的“望江閣”,也是校內住宿條件最好的招待所,希望您能滿意。”李茗錦說著,走上台階推開了賓館的大門。

“我很滿意,李小姐,”走進大廳,張黎生裝模作樣的四處環顧,連連點頭說:“這樣的款待已經超乎我的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