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開發的九鄉風景區有十大景城,即蔭翠峽、驚魂峽、古河穿洞、雄師大廳、神女宮、雌雄雙瀑、神田、彝家寨、地下倒石林和旅遊索道。其中,蔭翠峽平波清韻,景色清幽迷人,被譽為情人穀;雄師大廳為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廳堂,整個大廳麵積達15000平方米,雄獅大廳建有九鄉洞穴博物館,展出1.5萬年前的九鄉古人類洞穴文物、九鄉奇石和九鄉風光攝影作品。雌雄雙瀑氣勢恢弘,如黃河倒懸。神田奇偉壯麗,充滿田園風味,為世界上罕見的一大奇觀。許多遊客遊覽以後感慨地說:“不遊九鄉,枉來雲南。”
特色介紹
火把節與白族服飾。在雲南,火把節是彝、撒尼、苗、白、傈傈等民族的共同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晚上,人們點燃鬆樹火把,來往於田間山崗、村落,飲酒歌舞,驅逐害蟲,照歲祈年,通宵達旦。大理的少數民族中以白族為主,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為尊貴,男子大多頭纏白色頭巾,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領褂,下穿藍色或白色長褲,出門常肩掛繡花挎包。姑娘多用紅頭繩纏繞花辮,盤於額頂,再用彩帕或繡花頭帕包頭,耳邊飄垂一綹長長的雪白纓穗,顯出少女風韻。上身穿緊身白布褂,外配一件紅色燈芯領褂褂,下穿藍色布褲。
阿廬古洞
阿廬古洞風景區地處滇東南、位於雲南省工河州廬西縣城西兩公裏處。距昆明168公裏,離石林風景區78公裏。
阿廬古洞風景區是一組規模宏大、結構奇特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被稱為亞洲最壯觀的天然洞穴之一。有“雲南第一洞”之稱。據地質部門考察,阿廬古洞的形成至今約兩億年。目前、阿廬古洞風景區已開發開放3個旱洞、1個水洞、10個廳堂組成的全長3000餘米的遊程。該景區近百個景點、上下三層貫通,瀘源洞、玉柱洞、碧玉洞造型風姿各異,峽穀、廳堂、宮殿相融其間,洞中鍾乳懸積、石筍林立、色若碧玉、瑰麗透明、沿海交融、十分豐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和“天然奇石洞,造化奪神工”堪為世界一絕,使其具有“古、樸、絕、奇”等獨特風格。特別是全長800餘米的玉筍河水平如鏡,清澈見底,珍稀魚類“透明魚”遨遊其中,舉世罕見。
翠湖公園
位於昆明市區西北,古時因有九個泉眼,故翠湖又稱九龍池。清初吳三桂在此建造王府。康熙年間在湖中小島建碧漪亭。道光年間,總督阮元築縱貫南北長堤(阮堤)及燕子橋等建築。唐繼堯又築橫貫東西長堤與阮堤交彙於湖心。如今湖岸垂柳拂波,池中蓮荷高下,水麵亭樓倒影,處處有景,時時有花;是休閑的好去處。
開放時間:7:00~22:00
門票:2元
地方交通:乘1路公共汽車可達。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地處雲南省最南端,東南與老撾,西南與緬甸兩國接壤。全州位於橫斷山脈縱穀區最南端,係由瀾滄江下遊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山低地。東部為無量山山地餘脈,西部為怒山山地餘脈,中部為瀾滄江及其支流侵蝕的寬穀盆地。境內河流有羅梭江、南臘河、小黑江、流沙河、南果河等。
全州境內山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河穀盆地屬熱帶雨林、季雨林氣候,氣均降雨量1100~1900毫米,年均日照1800~2200小時,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從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5~10月為雨季。
西雙版納是地球上北回歸線沙漠帶上惟一的一片綠州。享有“物種基因庫”和“植物王國皇冠上的綠寶石”的美譽。西雙版納保存了較為完整的熱帶雨林和動植物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西雙版納州內居住著傣族、基諾族、布朗族、哈尼族。全州轄景洪市、猛海縣、猛臘縣1市2縣,州府駐地景洪市允景洪鎮。
民族風情園
位於景洪市區西南1公裏處流沙河畔。從公園主大門進去,就是“西雙版納解放紀念碑”。園內種植著眾多的熱帶水果、花卉,終年鬱鬱蔥蔥。
公園每天都舉行民族歌舞表演,有傣族孔雀舞、象腳鼓舞、哈尼族竹筒舞、基諾族大喜舞、彝族蘆笙舞、拉祜族三弦舞、佤族木鼓舞。中外遊客可直接參加到各民族的歌舞隊伍中,共同起舞歡樂。在“潑水節”和其他重大節慶日子裏,公園還增加潑水、傣族婚禮、鬥雞、剽牛等遊樂項目。
瀾滄江自助提示:
上段從景洪港出發,逆水而上至思茅市的虎跳石思茅港。這段航程全長135公裏。
船到虎跳石,江麵逐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
下段也從景洪港出發,經橄欖壩(猛罕)至南臘河與瀾滄江彙合處,即中、老、緬三國交界處,全長158公裏。再往上,河流流入老撾境內改稱“湄公河”。
這條水上遊覽線目前尚無定期客輪航班,暫隻辦理團體會議包船業務,聯係電話:2124829;州輪船公司電話:212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