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陝西省(1 / 3)

陝西省簡稱陝,位於黃河中遊,古時在陝原(今河南陝縣)以西,故周初即稱陝西。陝西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曆時長達1100多年。

陝西曆史文化名城有西安、鹹陽、延安、榆林、韓城、漢中等。西安及周邊地區是中國有名的文物古跡薈萃之地。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7處,省級保護單位370多處。其中秦始皇陵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國際上有極高的聲譽。

西安市

西安古稱長安,是陝西省省會,市區人口202萬。西安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已有3100多年的曆史,為中國七大古都之首,與古羅馬、雅典、開羅並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以來,西安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西安旅遊資源豐富,全市現有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8處,古遺址、古陵墓4000多處,出土文物12萬件。其中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特別是1974年在西安東郊發掘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和銅車馬、轟動中外,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華清池

位於臨潼縣驪山西北麓,自古以來已是著名的溫泉浴池。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64年)已在此建湯泉宮;天寶六年(747年)唐玄宗加以擴建並改名“華清宮”為楊貴妃沐浴處。華清池一名就是由此而來。1990年,當地政府在此建成華清宮禦湯遺址博物館,由禦湯、貴妃湯、星辰湯、尚食湯及太子湯組成,建築麵積1,800平方米,基本恢複了盛唐時之麵貌。

門票:35元

地方交通:可在火車站,南門汽車站及解放飯店,人民大廈等處乘公共汽車前往,車程約1小時。兵馬俑博物館外也有車直達、更為方便。

半坡遺址

位於西安市東郊半坡村北,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原始社會母係氏族公社遺址,距今6000多年。遺址現存麵積約50000平方米,分為居住區、製陶區及墓葬區三個主要部分,出土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達萬件以上。當地政府於1958年在原遺址上建半坡博物館。

門票:25元

秦皇陵

位於臨潼縣城東五公裏,距西安市約三十五公裏之處,南倚驪山,北臨渭河,是統一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210年)的陵墓。陵墓修建曆時37年,陵塚高76米,周長2000米;經勘測,陵園有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25米,外城周長6,264米,麵積廣達兩平方公裏。因未正式發掘,現仍以一個覆鬥形的小丘“麵世”。

門票:18元

秦兵馬俑館

距秦皇陵1.5公裏,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1975年起挖掘,第1號俑坑深約5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為一長方形地下土木建築,麵積14000多平方米,軍陣前鋒三列橫隊,主體38路縱隊、銅茅、穹機、箭鏃等實戰武器,皆保存完好。在第1號坑以北20米處,東西兩端有第2號和第3號俑坑;三個坑均遭焚毀塌陷,陶俑、陶馬、兵器等出土時多已塌壞。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側,又出土了兩組體形較大的銅質車、馬和人。兩輛銅車每輛都有四匹銅馬,車蓋華麗,車窗為鏤空雕,鞍轡上有金銀錯紋飾,每輛車各有一馭手俑;現放於內設之展覽館供人參觀。

名特產品

秦兵馬俑仿製品、瓦當拓片、唐壁畫摹本、工藝陶瓷、火晶柿子、秦銅車馬複製品、仿唐三彩、仿古青銅器、臨潼石榴、西鳳酒秦繡、剪紙、玉雕、皮影、肚兜、黑米、紅米、黨參、天麻、曆代書法手跡碑貼、戶縣農民畫。

乾陵

位於乾縣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依山修鑿,原有兩重城牆,現僅存內城城牆,獻殿和城牆角遺址。陵前巨大的石雕巨像,共計120多件,其中著名的有翼馬,石獅,述聖紀碑和無字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