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天一看,這可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有了這個榮譽稱號,對於學生畢業後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可是為什麼不讓自己把名單報上去呢?自己除了擔任零五級市場營銷專業的班主任以外,還擔任零六級國際貿易專業的班主任,自己是經管係唯一同時擔任兩個年級不同專業的班主任,不讓自己報名單,就意味著就有兩個班退出了經管係國家獎學金的評選。想到這裏,張澤天馬上來到了史書記的辦公室,正好扁主任和辛曰秀優副主任也在那裏,他就把想法當著三位領導的麵說了,並要求自己的這兩個班也參加評選。
聽完了張澤天的話之後,史書記就說道:“張老師,你不要誤會,我們並沒有取消你那兩個班的評選資格,我們這麼做完全是從大局著想,我們係隻有兩個名額,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把這個兩個名額拿下來。這個錢是學生的,老師一分也得不到,其實給經管係的任何兩個學生我們都沒有意見。但是,是有條件的,入學以來所有科目平均成績八十五分以上者,才有資格參加評選,你帶的兩個班都是小班,營銷專業三十九人,國貿專業四十二人,其中還有六個是五年製的,不能參加評選,事實上國貿專業隻有三十六個人有參選資格。而零五國貿班就有一百一十四人,零五工商班有九十八人,是你兩個班總人數的好幾倍。”
“可是,文件上寫的隻是看成績,不看班級總人數的多少啊。”張澤天趕緊打斷了史書記的話。
“道理是那麼個道理,可是人家班上人數多,更有可能產生優秀的學生,你班上人數少,產生優秀學生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史書記說道。
“可能性歸可能性,可現實歸現實,我那兩個班每個班都有八十五分以上的學生,我就可以把他們的名單報上來參加評選。”張澤天據理力爭。
“你班上有,並不代表別的班上沒有。我們的意見是把經管係人數最多的兩個班的第一名報上去。”史書記說道。
“我覺得這麼做很不公平。公平的做法是把每個班上平均成績在八十五分以上的學生召集起來,從中選拔最優秀的兩名報上去,才是合理的。”張澤天說道。
“怎麼選拔?專業不一樣,考試內容不一樣,會計專業和工商管理專業的怎麼比?不具備橫向比較的條件嘛,你們年輕人就是太天真,太幼稚,認為多讀幾天書什麼都會了,怎麼比較嘛。”史書記不屑地說道,眼神中明顯帶著鄙夷的神情。
“當然可以選拔,我們完全可以找到一個標準來進行選拔。比如重新出一份試卷,對他們進行考試,可以出經濟學,這門課所有班級都學過,又是經管類專業的基礎學科,合情合理,考試前兩名就是經管係國家獎學金的獲得者。”張澤天繼續分析道。
“幼稚!無知!經濟學好就說明其它的科目好嗎,經濟學差就說明其它科目差嗎?你這種方法太過武斷,沒有任何科學性,純屬異想天開。我們要的是綜合素質,什麼叫綜合素質,明白嗎?考試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已經決定了,從大局著想,就報零五國貿班和零五工商班,我也希望張老師有一點大局意識,不要總那麼自私。”史書記竭斯底裏地吼道。
張澤天全然不顧史書記的竭斯底裏,繼續據理力爭:“文件上標明的是平均成績八十五分以上,就說明是通過考試得來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考試又不可行呢?”
這個竭斯底裏的史書記臉漲得通紅,象極了植物園裏麵的猴子屁股,她的臉越漲越大,高高翹起的兩片肥嘴唇反而深陷下去了,活象那猴子屁股中間的***她氣得搖頭晃腦,身子一歪,倒在了沙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