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地學(19)(1 / 3)

1954年編製的黃河規劃,決定興建三門峽水利樞紐的第一期工程,任務是蓄水攔沙,綜合利用。工程於1957年開工,1960年大壩及水電站廠房基本建成。蓄水後發生嚴重的泥沙淤積,並使上遊渭河口也受到淤積堵塞的危害。為此,從1964~1978年對工程進行了兩次改建,目的是解決水庫淤積問題和使樞紐發揮綜合利用效益。改建工程采用“蓄清排渾”的水庫運用方式,即非汛期抬高水位蓄水發電、灌溉,汛期降低水位排沙,使水庫基本作到衝淤平衡,保持有效庫容,並收到綜合利用效益,改建工程獲得成功。

新安江水電站

新安江水電站建於浙江建德新安江上,是一座蓄水式電站。裝機容量66.2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9億度,水庫總庫容220億立方米。攔河壩為混凝土寬縫重力壩,最大壩高105米,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自製設備的大型水電站。經過20多年運行,證明設計合理,工程質量優良,效益顯著,已成為華東電網骨幹電站之一。

劉家峽水電站

劉家峽水電站建於甘肅永靖的黃河幹流上。水電站裝機122.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57億度,水庫總庫容60.9億立方米。攔河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47米。它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防淩、養殖,是開發黃河的第一期工程之一。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長江幹流上修建的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組成部分。位於三世界最大的跨世紀水利工程——三峽水利樞紐藍圖。峽出口南津關下遊2.3公裏處,下距宜昌市約6公裏。修建葛洲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對正在修建的三峽水電站進行反調節,以解決其對下遊航道及宜昌港造成的不利影響;抬高水位,降低汛期水流流速,並利用這段峽道的河穀落差發電。

劉家峽水庫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由船閘、電站、泄水閘、衝沙閘、大壩等組成。大壩全長2595米,最大壩高47米。一、二號船閘可通過萬噸級船隊,三號船閘可通3000噸以下客貨輪。電站為徑流式,總裝機容量為271.571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41億度。27孔泄水閘和15孔衝沙閘全部開啟後的最大泄洪流量為11萬立方米/秒。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工程由一座混凝土重力式火壩、泄水閘,一座堤後式水電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閘和一架升船機構成。三峽工程的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水電站左岸設14台,左岸12台,共裝機26台,前排容量為70萬千瓦的小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820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

葛洲壩船閘三峽工程分三期,總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1997),主要進行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修築混凝土縱向圍堰,以及修建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並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爬機及左岸部分石壩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同時繼續進行並完成永久特級船閘,升船機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將進行右岸大壩和電站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600公裏,最寬處達2000米,麵積達10000平方公裏,水麵平靜的峽穀型水庫。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是引長江一部分水到黃河、海河流域等北方幹旱缺水地區的一項巨型引水工程,也是實行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的一項戰略性基礎設施工程。它關係到我國黃淮海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經多年的勘測、規劃、研究,按照長江與北方缺水區之間的地形狀況,分別在長江下遊、中遊和上遊規劃了三條調水線路,形成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和西線的總體規劃布局。三條調水線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務和合理的供水範圍;但每一條調水線路的實施建成,對黃淮海三流域的水資源配置都可以進行互相調濟。

中國著名的農業科學家

水稻專家丁穎

丁穎(1888~1964)是我國農學家和水稻專家,生前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他運用生態學觀點,對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演變、稻種分類、稻作區域劃分、農作物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等方麵做出了重要貢獻。論證了我國是栽培稻種的起源地之一。丁穎著有《中國水稻品種的生態類型及其與生產發展的關係》、《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我國稻作區域的劃分》等。晚年主編《中國水稻栽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