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地學(30)(1 / 3)

20世紀的醫學發展

20世紀醫學研究的一個特點是:分析和綜合並重。古代醫學也多標榜整體論,但在當時的條件下無法窺知人體奧秘,推斷隻能出於臆測。現代科學整體論是建立在“分析一再綜合”的基礎上,因而可借科學的判斷來指導醫學實踐。

以生理研究為例,一方麵是從係統、器官到細胞、分子,逐層深入;另一方麵是把這些成分再綜合起來,在整體上研究它們如何在神經、內分泌和免疫係統的控製下協調行動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生物化學研究在20世紀上半葉側重於營養素和內分泌;及至中葉,酶和代謝成了焦點所在;最後從60年代起,基因成為研究的中心。現在可以用組織化學染色,用標記的特異抗體,用標記的核酸探針把要研究的特異成分定位在亞細胞結構上,於是形態研究和化學研究便在亞細胞水平上統一起來。這樣,許多病的發病機製和許多藥的藥理作用第一次得到滿意的解釋。

醫學上的這些進展是同物質科學和工程技術部門的幫助分不開的。它們為基礎研究提供了大量靈敏高效的儀器設備和相應的技術,包括光學觀測、電學檢測、化學分析、顯微操作,以及電子放大與計算的裝置和技術,此外還為臨床直接提供了許多醫療器械,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光導纖維鏡,使檢查更為便利,可以觀察過去難以達到的死角。醫療與醫學發展

再生與移植

人造血——氟碳化合物溶液

人造血是一種人造的氟碳化合物溶液。其中包含的成分很複雜,除了氟碳化合物作為主要溶質外,還有甘油、卵酸脂、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碳酸鈉、葡萄糖等一係列物質。把它注射到失血的人體裏,可以代替一部分血液維持生命活動。現在全世界已普遍臨床應用。它沒有血型,人人可以輸,又可以在製藥廠像生產針劑那樣進行大批量工業化生產,而且可以保存3年,輸氧能力比真血高2倍。

血液在體內循環時,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功能是攜帶氧氣人體內,輸送到各種器官組織細胞裏去進行生物氧化反應,這樣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才能得以正常進行,否則會因缺氧窒息而死。那麼,這種功能主要靠什麼呢?是靠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來進行的,而氟碳化合物可以代替血紅蛋白,所以人造血有時又稱為人造的血紅蛋白液。

含有人造血紅蛋白的人造血液。現在的人造血和真血相比,性能上還跟不上。其中沒有白血球、血小板、抗體、酶等生物物質,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功能是沒有的,要用它來代替真的人血還是不行。因為其餘的功能,還得靠真血來維持才行。現在各國都在努力,力圖研究出類似真血的全功能人造血。一旦研製成功,就能對各種血液病人進行治療。

人造血的研製成功

1978年2月,日本醫生內藤良一用全氟萘烷和全氟三丙胺的混合物作原料,再經表麵活性乳化,製得一種牛奶狀的白色懸浮液。經動物試驗後,又在自己身上注入了50毫升,結果沒什麼不良反應。於是,他向全世界宣布製成了真正的人造血液。隨後,1979年我國也製成了這種氟碳人造血。

1979年4月,日本福島醫科大學將新人造血液用於臨床手術中的輸血,效果良好。5月,又進行第二次應用,再度獲得成功。從此,這種人造血液被醫學界正式認可。

奇異的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也是20世紀外科的一大突破。1943年荷蘭醫生科爾夫發明了人工腎,50年代出現了做心髒手術時臨時取代心髒的人工血泵。另外,幫助心搏的心髒起搏器、人工假肢等都已經得到了應用。美國的外科醫生最先成功進行了胃和骨髓的移植。在斷肢再植方麵,我國醫師陳中偉於1963年成功實現了斷手再植,使我國在這方麵的技術達到了世界水平。

人類首用機械心髒

1952年3月8日,人類首次將機械心髒成功地安裝在一名患者身上。美國費城的醫生們說,盡管這位41歲的工人皮特迪林稍後死去,但這台裝置是成功的。他的死因與使用機械心髒無關。在手術期間,機械心髒被用來矯正阻塞從患者心髒裏流血的狀況。這個機械心髒使迪林的生命維持了80分鍾。

機械心髒的功能就是取代左心室,將大量含氧的血注入全身的血管。在今天的手術中,醫生們發現,機械心髒使迪林心髒的血暢通無阻。成功地利用機械心髒,被認為是朝著製造人造心髒邁出的第一步。目前,有許多人正朝著這一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