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前塵掠影(2 / 3)

此刻姑娘驀然回身,冷冷盯著青然避無可避,半舉著的手上,青然隻得尷尬的笑了笑。

姑娘也雲淡風輕的笑了笑,不動聲色的道“不是說沒用嗎。”

講這話的時候她左手起了個訣,熟練的在掌間開出一朵三重蓮花,毫不留情的將這無欲無求清雅大方的佛地聖物,拍在青然還在糾結幻術的臉上。

唉,果然沒好事,青然無奈的呆呆望向門口樹杈,盯著樹下姑娘慍然離去的背影。

不過沒多久這姑娘卻又折了回來“我叫苡芿,直接叫我名字,不用套近乎”

佛前果然冷清。

青然記得每日最喜歡的就是焚香,不比佛前奉茶時的戰戰兢兢。

初一、十五龍誕香,初三、十三、二十三沉水香,初二、十二、二十二百草香,初四,十四、二十四檀木香。

記得天妃處也曾在夏暑之時配香,用薄荷、冰片放入藍色錦帛中,最為消暑醒腦。

要說清蘭殿最常製的一味香是梅花香,炮製頗費些功夫。

取沉香七兩二錢,栴香五錢,檀香、麝香各二兩,丁香半兩,甲香二錢,龍腦香少許,搗至細末,蜜煉半晌搗丸如豆大,放入香爐藴之。

天妃最愛的是一種混合玫瑰花製成的百花香,有種花園中繁盛的氣息。

不過天妃提到過天界最妙的香是夜曇香,可遇不可得,唯有司掌花神殿的凡思上仙處才有。

想這些時青然正對著空氣將銅磨磨好的檀木香用折扇接著,放在折好花樣鏤空的銀箔上點燃。

用苡芿的話講,銀錫檀香,東璃佛所送的連隙銀錫既可以放上一些香粉又可以透過香味。

原本凡間會在焚香的盒子裏放入小片銀紙既可以節省香料使之不一次燃完,又可以在古銅色的香具裏看到金屬焚燒時閃閃的彩光,一時間在佛所也甚為流傳。

單層香味過於寡淡,東璃佛所一次誦經法會上用連隙銀錫疊製成九重寶塔,層層入香,點燃後香氣便傳十方三世,引得四方五處前去拜賞。

從此各個佛所都用這個法子焚檀木香,不過本處佛言此法太過耗費,每次隻疊兩層蓮花,供養香具點燃。

佛總會問上一句,“你焚香可看見什麼。”

青然思索不解,便隻得抓耳撓腮,靈光乍現,拚湊答道“銀錫香粉,香爐微光,五顏六色,甚為吉祥”

苡芿在旁回不漏聲色的回一句“蠢貨”。

龍誕香就要樸素些了,用幽蘭木勺盛入青色素胎的香爐就好了。

不過青然最喜歡的是海龍王送來的沉水木香,直接是柱狀模樣,用焦油泡過後撒一層銀灰木粉,經過幾個月的風雨吹打後變得木紋斑駁,之後用火點燃後便會起一層影影綽綽連綿起伏如雲霧般的雲煙,說也奇怪這煙霧沒有絲毫煙火燒炙的味道,濕漉漉的帶有海底特有夾雜一絲鹹鹹的香味,讓人雖不熟悉卻又格外醒目提神,像經沸水衝過的茶香禁錮在杯蓋之下在剛剛打開的一瞬鋪麵而來。青然有時嫌製成的香木成品粗糙,試過未經晾製的木料,卻是一股子辛辣的味道,直熏得人眼疼。青然詫異風雨竟有這樣的作用,苡芿說重要的不是落過雨而是時間,時間久了,那些生長時積攢下來的辛辣甘苦就全都慢慢流走了,剩下的就隻有木裏深處的感覺。

“感覺”

“就是記憶”

原本一直以為龍王送的沉水木應該長在海底,卻不想竟是長在凡間青泥矮瓦的屋巷旁邊,即可成蔭又可取香,這煙霧中隱隱的水汽便是這片江南水鄉特有的蒙蒙微雨之感,這細雨悄然無聲正是樹木生長最好的記憶,原來就算非仙非妖,樹木的靈魂也可以有記憶的,忘記了盛暑的辛辣,忘記了冰霜的苦寒,最後留下的是是那一場平凡無聲的煙雨。

後來在凡間確總也遇不到沉水木,倒是有遇到類似的香木。

風岐路旁的大樹名喚丁香,三年初長,十年成才,取做為香料偶爾也會入藥治病,其味辛辣,若要入香,需加陳蜜調之。還有種確實名喚沉水木的,是因為那木料特殊不浮水上,但是很少直接用木料做香了。

青然在凡間一直找尋這種木材倒並不是因為它的味道,隻是僅僅留戀那連綿不斷的青煙,從香木點燃的起點到終點處的縹緲無盡,更重要的是中間處的起起落落,似巍峨的高山似奔流的江河浩然無盡,哪怕飄落出的一處像農家散養的懶羊,或者是趴在草木上的一隻蛙,都像有自己生命般在漆黑無光的南梨木案上恣意寫盡自己的悲歡,雖然輕描淡寫無所依萍依,但蜿蜒曲折,每每一閃而逝,卻令人久久難忘,就算是九重天上洶湧變換的浮雲,都不似這般縈繞不絕。

佛所奉茶要簡單很多。

天界掌茶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若非宴請,正經的茶時在申時,正午的暑氣剛落,趁著茶葉剛被陽光照的微醺,將茶葉落入壺中,頭道冷,二道沸;頭道之水洗杯,二道水衝茶香,續水入杯,搭著烏梅,粉糕做茶點,同飲者皆為雙數,最多不超過六人,這就是仙娥間最簡單的清茶。

青然偶爾見過帝君宴請,時間往往不拘,大都是和品級較高的仙官,在東倚殿是為禮節。

這時的步驟就較為繁瑣。一般選擇炒黃殺青後的青茶,用銅磨細細磨碎、過篩,加入香辛料、酥油,架在文火上,用四足咬獸的鼎爐烹製上半個時辰,用木勺盛入烏金所製的紋獸茶碗,待放的稍稍冷卻些,由仙娥放在黑底紅漆的漆器茶案托進去。無論多麼繁雜的公文瑣事都會被這醒目提神的茶香慰藉吧。

青然常常嗅到這香味溜進茶房,盯著炭火燒的火旺通紅四角小獸,爐內茶水沸騰。

仙娥見青然饞的緊了,會提前盛出一些在木碗中小心囑咐她不要燙著了。

茶足飯飽後青然倒是還總能討得些茶水用青竹做的水提子帶些去給闌宇。

天妃處的茶時宴請就要更為熱鬧,茶點果品是一早準備好的,還要請司樂坊的仙娥前來奏樂,各處仙官家眷齊來集會。地點是在清蘭殿西邊的寧台水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