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宗史 二(1 / 2)

(三)南靈王氏三房頭遠祖

萬物都有個起源,那麼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耤口鄉南靈村王家小莊居住的王氏三房頭之遠祖是何人氏?源出何朝何代?如何發源開基演變遷徙?曆來有多少風雲人物?何處還有他們自己的骨肉同胞呢?這是我編纂王氏家譜想要進一步弄個明白的基本的問題。

現在在我案頭擺放的《中國姓氏大全》、《中國姓氏辭典》、《中國百姓辭典》和《姓氏考略》等資料中我查看到的有關王姓資料歸納如下:

【文獻記載】。見於《世本》。東漢《風俗通義》收。

【曆史來源】。據《通誌·氏族略》記載,王氏有許多不同的來源。先秦帝王的子孫多稱王子、王孫,一些後人遂為王氏。

王姓大致有八種流源:

一、出自媯姓。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後;子孫在陳國,齊王田和為其後人。

二、出自子姓。為商紂時王子畢幹之後(注:也可能畢幹就是我們武家窯王氏這一支係的遠祖)。

三、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又,周靈王太子晉,因直諫被廢為庶民,遷居於琅邪,世人稱其為“王家”,其後亦為王氏。

四、出自春秋時魏獻子等王族之後。公元前五世紀,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稱王。秦滅六國後,各國王族避難散居,至漢朝初年紛紛易姓為王氏。

五、南北朝時,西魏鮮卑族複姓可頻氏,亦改為王氏,如:王雄。

六、曆史上外族姓氏。古高麗『今朝鮮』開國君主王建。西羌人鉗耳氏族之祖王季。

七、賜姓。如漢代燕王丹的玄孫,嘉,在西漢末年王莽當朝時被賜姓王氏。

八、冒姓。如隋末王世充本姓支姓,五代時王保義本姓劉名去非,皆冒姓王氏。又如五代前蜀國始君王建,收義子數十人,多改姓王氏。

【堂號】。王姓堂號有“三槐”、“槐蔭”,其中“三槐堂”比較有名。“三槐”,據說是宋代宋真宗時的宰相王旦的父親王佑曾在庭院中植槐樹三株,言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果驗。故王氏多以“三槐”為宗祀堂名。

【地望分布】。《郡望百家姓》雲:王氏望出太原郡。又據《通誌·氏族略》所載:“京兆、河間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陳留者,舜之後,此媯姓之王。出汲郡者,王子畢幹之後,此子姓之王(注:我們武家窯王氏這一支係的遠祖)。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翊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為古高麗;出安東者,本阿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又據《廣韻》所載:“出太原、琅邪,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北海、陳留,齊王田和之後。東海,出自姬姓。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後。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者,殷商王子畢幹為紂所害,子孫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此外,金城、廣漢、長沙、堂邑、河南,共二十一望。”

綜合以上記載,我將25郡望中的九個部分王氏郡望之古今地名對照如下:

一、太原郡。戰國秦莊王置郡。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東漢司徒王允。

二、京兆郡。三國魏時置郡。今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此支王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