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宗史 二(2 / 2)

三、天水郡。西漢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此支王氏,出自子姓。商紂時王子畢幹之後(注:我們武家窯王氏這一支係的遠祖)。

四、中山郡。漢高帝置郡。相當於今河北省正定縣一帶。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北魏中山王王睿。

五、陳留郡。西漢置郡。今河南省開封地區。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媯姓王王建之孫安。

六、河東郡。秦初置郡。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畢公高、又,周靈王太子晉及周平王太孫赤之後。

七、河南郡。漢高帝置郡。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此支王氏,出自鮮卑族可頻氏王氏之後。

八、金城郡。西漢置郡。今甘肅省永靖縣及蘭州市一帶。

九、汲郡。晉泰始二年置郡。今河南省衛輝市及汲縣一帶。

王氏支流甚多,據《百家姓辭典》、《廣韻》記載,著名的王姓家族在全國大致有二十一處,這二十一處其中甘肅省天水市地區就有一處。這一處正是出自子姓的商朝王太子之次子畢幹之後。據說王子畢幹為紂王的兄長,因苦心勸諫暴虐無道的商朝末代昏君殷紂王而被部腹致死,葬於汲郡『今河南省衛輝市』。其留汲郡守陵墓的子孫們,以本為王族之故而改姓王氏。他們除在汲郡發展外,有部分後來搬遷到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所以說天水郡的此支王氏,他是出自殷紂時的王子畢幹之後,這是無疑的。

推本溯源,那麼照此看來,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韋營鄉武家窯村白馬山灣王姓之開基演變遷徙遠祖即從商朝子姓王→商朝王太子次子畢幹之後→河南省汲郡王『今河南省衛輝』→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耤口鄉南靈村王家小莊王氏三房頭→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韋營鄉武家窯村白馬山灣王姓。這樣一來,無疑的就屬全國二十一處最有名望王姓中天水這一處的血親後裔。最早祖籍,也就應該是在河南省衛輝市地區。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耤口鄉南靈村王家小莊王氏三房頭王??這一支係,曆經一百20多年的艱難曲折滄桑歲月。隨著社會的變遷、避難求生、參軍遊學、招工晉升、經商打工、婚姻嫁娶等頻繁的遷徙,現已分布散居在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陝西省,河北省等境內。目前子孫繁衍壯大,分支派係眾多,根深葉茂;“大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一支係現在人才輩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前景看好。截止2015年3月20日,子孫繁衍已有8代,82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28人。今現在尚存者(包括娶來的媳婦和未嫁的姑娘)共有80人,男性38人,女性42人,析25戶。其中從農村農業戶籍轉為城市非農業戶籍的有9戶,25人。前後遷出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耤口鄉南靈村和蘭州市榆中縣戶籍的共7戶。他們分別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區3戶,陝西省西安市1戶,甘肅省蘭州市3戶,甘肅省民樂縣民聯鄉1戶。農民進城務工暫住城市的有5戶,13人。學曆、職稱和職務:大專以上15人,工程師4人,高中級教師4人,主任醫師1人,處、科級領導6人,公務員9人。當過兵的6人。

附:《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耤口鄉南靈村王氏宗族世係總圖》

附:《甘肅省榆中縣韋營鄉武家窯村白馬山灣王氏宗族世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