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創意產業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模式研究(1 / 3)

文化創意產業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模式研究

產業觀察

作者:胡娟 朱練平

內容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化創意產業是源於文化元素的創意和創新,經過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形成的具有規模化生產和市場潛力的產業。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豐富多彩,曆史悠久。如何保護與傳承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重要使命,本文特從文化創意產業視角,分析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模式。

關鍵詞:景德鎮陶瓷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與傳承 文化創意

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陶瓷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近些年來,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與傳承中存在一些問題,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雖也有一定的發展,但是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創意與創新。文化創意產業是源於文化元素的創意和創新,經過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形成的具有規模化生產和市場潛力的產業。

景德鎮傳統陶瓷文化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景德鎮素有中國瓷都之稱,陶瓷的製作技藝已經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然而,近年來,景德鎮陶瓷傳統工藝文化從外觀設計、知識商標和名人名作的仿製案件時有發生,這給景德鎮陶瓷傳統文化的保護帶來了諸多的難題。具體來看,景德鎮陶瓷文化遭到破壞可以分為四類:第一,專利權常常受到侵犯。如江西省玉風瓷廠設計生產的“公仆杯”獲得國家專利局授予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後,曾被大肆仿冒,並以低廉的價格在本地和外地市場上銷售。第二,景德鎮陶瓷產品的商標以及“景德鎮”這一標識被盜用和濫用。如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持有的“龍珠閣”牌著名商標,經常被其他廠商盜用。更有甚者,一些外地的陶瓷廠商,貼上該商標的標識,以次充好,遠銷至國外,使得正宗景德鎮陶瓷銷售量逐年萎縮,這不僅損害了這些生產企業的經濟利益,而且造成了景德鎮陶瓷文化名譽的損失。第三,仿冒名人名作、侵犯著作權。如很多私營企業或個體戶,為了謀取暴利,通過仿照等方式,來炒作所謂名人的作品,並且高價售出獲得巨大的利潤。第四,存在不正當競爭的現象。景德鎮陶瓷企業技術人員受到外部利益的誘惑而泄露傳統陶瓷的製作工藝,有些陶瓷企業員工把技術賣給其他陶瓷競爭廠商,使得其他廠商也能夠生產出相同或相近似的知名商品,使消費者誤認誤購,損害了企業生產者尤其是創造者的積極性,這對於景德鎮陶瓷文化的不利影響是深遠的。

文化創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途徑

文化創意產業是“源於文化元素的創意和創新,經過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形成的具有規模化生產和市場潛力的產業”(張振鵬、王玲:2009)。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和強融合性等特征,它對文化產業賦予個人才智和創意,使得文化產業煥發出無限的生機活力。從這一視角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便可發現,由於文化創意產業以智力為資本,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從而使其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這種活力一方麵體現為繼承了產業化運作的持久動力;另一方麵又克服了“資源的有限性”,有效避免了因資源被過度使用而帶來的破壞性影響。

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中國也不例外,創意產業已迅速崛起,並成為許多城市競相發展的支柱產業。作為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景德鎮理應順應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而對於具有千年陶瓷曆史文化積澱的城市,景德鎮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

所謂陶瓷非物質文化創意產業就是以陶瓷產業為載體,將傳統藝術與新時代精神文明和社會需求相融合,以文化為內涵,以創意為要素,並通過市場化運作以促進傳統陶瓷產業發展的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