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懷恨在心(1 / 3)

俗話說從小看大,意思是幼年時養成的品質道德觀,直接影響到成年以後的性格和品質。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品德的形成取決於後天的教育。甄耀祖從小碰上甄三這樣邪惡的人,在他的陰影下生活,在他的教唆下成長,這也是他的悲哀了。寒山先生看到了他身上此種邪惡的苗頭,試圖力挽狂瀾,但在甄三的極力灌輸下,那種苗頭還是在甄耀祖心田裏植根生長了。

第二天上學的時候,甄耀祖將三枚銅板交給了寒山先生。甄耀祖說:“我昨天掃地發現了三枚銅板,不見先生,所以帶回家了,今天交給你。”

寒山先生已經知道銅板進了甄耀祖兜裏,心中正在氣憤。昨天若是三個學生平分了三枚銅板,哪還說得過去一點,孩子總有一點貪心,比如撿到了一包糖果,孩子們平均分吃了,誰也沒有吃虧誰也沒便宜。但昨天的三枚銅板甄耀祖一個人占為已有,這就印證他太貪錢,也太貪心了。寒山先生本想今天找甄耀祖好好談談,開導開導這顆小小的心靈,將那種與別人有所不同的邪惡念頭驅除出去,免得它像毒草一樣生長,沒想到甄耀祖今天主動將銅板交出來了,寒山先生心裏非常高興,覺得冤枉甄耀祖了,孩子畢竟還小,童心未泯,一些出格的言談舉止隻不過是孩子一時的好玩、貪玩罷了。

寒山先生捋著胡須頻頻點頭,笑容滿麵,撫摸著甄耀祖的頭頂誇獎:“你做得很好,做人不能見錢眼開,你還是個好孩子嗬!”

寒山先生在課堂上表揚了甄耀祖,教導學生們要向甄耀祖學習,做一個誠實的人,即使金山銀山堆在眼前,隻要不是自己的,就要做到視而不見。寒山先生還批評了黃大水與石荷花。寒山先生問:“你們看見了銅板為什麼不撿起來呢,為什麼不交給先生呢,至少應該對先生說一聲呀。”

黃大水說:“我們也看見銅板了,可是甄耀祖說是他兜裏掉下來的,於是還給他了。他的錢掉了還給他也要告訴先生嗎,下次我們知道了。”

寒山先生聽了心裏微微一怔,下課後將黃大水與石荷花叫到自己身邊,問:“昨天甄耀祖真的說銅板是他的兜裏掉下來的嗎?”

黃大水說:“他說銅板是他掉下來的,他說了就將銅板拿走了。”

石荷花說:“他說你們身上又沒有銅板,天上也不會掉銅板。我們相信肯定是他的了,就讓他拿走了。”

寒山先生心中起疑慮了,難道是甄耀祖起先是拿了銅板為已有,後來回家被天香與甄三發現才讓他今天交給自己。若是如此,自己的試探天香與甄三都是已經知道了。當然知道了也就知道了,這並不是什麼不可告人陰謀。倒是甄耀祖能夠騙取黃大水與石荷花的信任,是不是說明黃大水與石荷花太天真了,還是說明甄耀祖太老成了。

甄耀祖很高興,回家喜氣洋洋告訴天香與甄三,說寒山先生今天讚揚他了,並笑容滿麵地撫摸他的頭頂,稱讚他“好孩子,做得對”

甄三哈哈地笑起來,揶揄道:“這老殺才自以為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全天下他最聰明,其實像個少不更事的孩子,好騙得很。”

甄三料定寒山先生心中有疑問,畢竟甄耀祖曾經將三枚銅板帶回過家,必然還會進行第二次試探,所以每天甄耀祖放學回家他都會問:“今天先生有沒有放銅板嗬?”

甄耀祖年幼,喜歡新鮮有趣的事,雖然覺得先生呆板威嚴,心生畏懼,但對於先生放銅板一事還是很感興趣,再者甄三已經教給了他一個捉弄人好方法,所以甚至有點向往了。他盼望先生早日在學堂裏放銅板,覺得先生的性子太慢了。

“先生怎麼還不放銅板呢?”甄耀祖急不可待地問甄三。

甄三說:“快了快了,他肯定會放的。隻是我教你的方法你還記不記得?”

寒山先生當然是要進行第二次試探的,因為第一次並沒有試出什麼有力的證明,甄耀祖確實將三枚銅板拿回了家,但第二天又主動交了出了,是他自願的,還是背後有人指導不得而知,他不可能為此事去問天香或者甄三。問了也是白問,天香和甄三不可能據實而言,不可能指責或者證實少爺私拿了先生的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