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殺了胡赤兒之後,領軍繼續前進,正迎著李傕軍馬,呂布不等他列陣,便挺戟躍馬,麾軍直衝過來。李傕軍都知道呂布的武勇所以兵無戰心,將無戰意,西涼軍不能抵當,向後連退五十餘裏,這時郭汜三人兵到,這才救下李傕,四人依山下寨,互為犄角,呂布引軍退去。
經過一場大戰,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共議,李傕愁眉不展的開口說道:“呂布驍勇善戰,當年十八路諸侯都不是他的對手,如今我們四個又怎麼能打的過他呢?”
李傕說完之後,三人都是一臉愁容,這時賈詡從外走了進來,如今賈詡的身份是眾人的軍師,此刻他看眾人的模樣,就知道這幾人是因為呂布,賈詡不由開口說道:“呂布雖勇,然而無謀,不足為慮。李將軍可引軍守住穀口,每日誘他廝殺,郭將軍可領軍抄擊其後,效彭越撓楚之法,鳴金進兵,擂鼓收兵。張、樊二公,卻分兵兩路,徑取長安。到時候呂布首尾不能救應,必然大敗。”
眾人聽了賈詡的話後,不由點頭同意。
卻說第二日,呂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軍出戰。雙方立下陣型,呂布於陣前大呼道:“李傕,量你不過一鼠輩,也敢與皓月爭輝,何不早降,免誅九族!”
李傕躲在陣後,他聽到呂布的喊話後,不由嗬嗬笑道:“溫侯,我知你勇,然而螻蟻尚且偷生,既然你們不給我們活路,那我等也隻能放手一搏了,至於生死之事,由天定!”
呂布聞言,不想這李傕竟然還敢說大話,於是他忿怒挺戟衝殺過去,李傕見狀急忙引軍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呂布軍不能前進。就在這時忽有斥候報呂布道報郭汜在陣後殺來,呂布急引軍回戰。隻聞鼓聲大震,郭汜軍竟然自己退了。呂布方欲收軍,鑼聲響處,李傕引軍又來。呂布翻身未及對敵,背後郭汜又領軍殺到。及至呂布來時,卻又擂鼓收軍去了。
呂布見敵軍戰又不戰,氣的怒氣填胸,卻又無處發泄。一連如此幾日,欲戰不得,欲退不能。正在惱怒間,忽然飛馬報來,說張濟、樊稠兩路軍馬,已經直取長安,京城危急。
呂布聞言大驚,如今的長安城可以說兵馬極少,他急傳令拔營領軍回城,背後李傕、郭汜殺來,呂布無心戀戰,隻顧奔走,折了好些人馬。等呂布到了長安城下,隻見賊兵雲屯雨集,圍定城池,呂布領軍與樊,張二人戰,背後李,郭二人引兵又到,呂布雖勇,然而終非神,在一輪又一輪的攻勢下,呂布軍大敗。,而其麾下軍士又多畏呂布暴厲,見呂布將敗,降賊者極多,呂布心憂,引軍突入長安城。
數日之後,有董卓餘黨在城中為內應,偷開城門,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路軍馬一齊擁入。
呂布左衝右突,然而終究攔擋不住,於是引數百騎往青瑣門外,大呼王允道:“長安城破!請司徒上馬,同出關去,別圖良策。”
王允此刻聞了呂布喊聲,於是低聲說道:“若蒙社稷之靈,得安國家,我之願也,若不獲已,則允奉身以死,臨難苟免,我不為也,為我謝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
呂布再三相勸,王允隻是不肯去。不一時,各門火焰衝天,喊聲漸進,呂布見王允心意已決,隻得棄卻家小,引百餘騎飛奔突圍出關而去。
李傕、郭汜縱兵大掠,太常卿種拂、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皆死於國難。
賊兵圍繞內庭至急,侍臣請天子上宣平門止亂,李傕等人望見黃蓋,約住軍士,口呼“萬歲”。
劉協此刻看著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叛軍,他雖然臉色平靜,但內心卻是波瀾叢生,本以為董卓一死,大漢終於有救了,可是誰曾想死了首惡,從賊又來,他倚樓問道:“卿等不候奏請,帶兵入長安,意欲何為?是想造反嗎?”
李傕、郭汜二人對視一眼,他們之所以能拉來這麼多人,都是用流言騙來的,此刻二人聽了劉協的話後,於是抬頭仰麵奏道:“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報仇,非敢造反。但見王允,臣便退兵。”
王允此刻正在劉協身側,他聞聽此言,暗自思量,這二人看來是鐵了心要殺自己,於是他躬身對劉協說道:“老臣本為社稷計,不想竟然會成如此結局,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誤國家,臣請下見二賊!”
劉協看著王允那蒼老的模樣,於心不安,他徘徊良久,這李,郭等人,在董卓在時就飛揚跋扈,劉協知道王允一旦下去,他就再也回不來了,他不由泣道:“愛卿為大漢忠臣,方扶江山社稷於將傾,如今要朕舍你,朕如何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