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劉備當日又不遇諸葛亮,於是他寫了一封手書遞與諸葛均收了,然後拜辭出門,諸葛均送出,劉備再三殷勤致意而別,三人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道:“老先生來了。”
劉備聞言視之,隻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這主仆二人轉過小橋,騎驢之人口吟詩道:“一夜北風寒,萬裏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麵觀火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歎梅花瘦!”
劉備聞詩,皺眉道這人莫不是臥龍?想到這裏劉備翻身下馬,向前施禮道:“先生冒寒不易!劉備等候久矣!”
那人聽到劉備名號慌忙下驢答禮,此時諸葛均在後見了不由無奈的說道:“將軍此非家兄,乃家兄嶽父黃承彥。”
劉備聞言,自知又認錯了人,於是辭別黃承彥,上馬而歸,此時正值風雪又大,劉備回望臥龍岡,悒怏不已。
這一天劉備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新野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麵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劉備回到新野之後,光陰荏苒,正值早春新綠,劉備令一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他準備再往臥龍岡拜謁臥龍。
關羽張飛二人從從外而入,關羽知道劉備又要去找諸葛亮,他有些不滿的說道:“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想那諸葛亮不過是徒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
劉備聽了之後,他不由皺眉說道:“二弟,你怎麼也如此說?昔年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往返五次而方得見一麵,今日我欲訪賢,自當如此!”
張飛大聲說道:“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我替哥哥走一遭,他如不來,我隻用一條麻繩必將其縛來!”
劉備聞言有些生氣的說道:“三弟,你豈不聞周文王謁薑子牙之事?以周文王的實力尚且如此敬賢,我等如今落魄至此,寄人籬下,豈能如此無禮!今番你休去,我自與雲長去。”
張飛見劉備生氣,於是急忙笑著說道:“別呀,既然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能落後!”
劉備不放心的說道:“你若同往,不可失禮。”
張飛應諾,於是三人乘馬在往隆中,此刻離草廬半裏之外,劉備便下馬步行,前方正遇一少年,劉備視之,乃諸葛均,劉備於是忙施禮問道:“令兄在家麼?”
諸葛均點頭回道:“昨暮方歸,將軍今日可與相見。”
諸葛均說完,飄然自去,劉備心中不免高興,今番終於能僥幸得見諸葛先生了!
張飛看著諸葛均離去的背影有些不滿的說道:“大哥此人好無禮!便引我等到莊也不妨,何故竟自離去了!”
劉備笑道:“彼各有事,豈可相強。”當日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見又是劉備,童子不由有些皺眉說道:“怎麼又是你,大耳朵將軍!”
“你說什麼?”張飛聞言暴跳如雷,這小童竟然也如此無禮,於是他上前就要嚇唬嚇唬這小童,小童此刻見張飛那副黑臉狀如食人,嚇得不由往後一縮,劉備瞪了張飛一眼,張飛見劉備要怒,他嘿嘿一笑變了個模樣道:“大哥,我和他開玩笑呢”。
劉備沒有理會張飛,他轉身對童子和顏悅色的說道:“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拜見先生。”
童子被張飛嚇得心有餘悸,此刻他嘟著嘴說道:“今日先生雖在家,但現在仍在草堂上晝寢未醒。”
劉備聽了之後開口說道:“既如此,且休通報。”
劉備說完讓關羽張飛二人隻在門首等著,劉備則徐步而入,見一人側臥於草堂幾席之上,劉備見了自思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了,他拱立階下半晌,諸葛亮仍未醒。
關羽、張飛在外立久,不見堂上動靜,於是入內見猶然侍立,張飛大怒,對關羽道:“二哥,這先生如何如此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關羽連忙再三勸住,劉備聽的吵鬧皺眉回頭見二人後,他示意二人仍出門外等候。
劉備揮退關張二人,回頭望堂上時,隻見此人翻身將起,忽又朝裏壁睡著,童子欲上前稟報。劉備急忙攔住說道:“且勿驚動先生。”
劉備在堂下又立了一個時辰,那人忽然申了個懶腰,半起身子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這孔明吟罷,起身下床,目光與劉備相視,這孔明有些尷尬,不想竟然有客在此,他瞪了一眼小童,然後急忙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