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攻克第17號未破大案(下)(1 / 3)

攻克第17號未破大案(下)

京城警界

作者:張澤民

測出的嫌疑人是好人堆裏的那一種

還真讓丁同春給說中了,這個楊樹明就是屬於劃入好人堆裏的那一種。過去的14年裏,辦案人員在摸排中多次接觸、調查過這個楊樹明。按照鄰居的說法,楊樹明“成天笑眯眯的,孝敬父母,對妻子、孩子特別好”,“一家三口說說笑笑很和睦,沒見什麼異常”。郭某遇害案發生後,隻是因為楊樹明的家就位於郭某失蹤的那一地段,是郭某日常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楊家住兩間平房,他本人是個體電焊工,在院子裏蓋了一間小屋作為操作間,家中有冰箱——部分符合警方對此案排出的嫌疑人必備條件(不是獨居,但有冰箱),因此將他列為嫌疑人。他唯一的不良記錄是年輕時曾因“涉嫌侵害婦女” 被派出所傳喚。

但是,若認定楊樹明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除了丁同春的犯罪心理測試結論外,再找不到其他過硬的理由。所以,李誌林在知道了丁同春的測試結果後,先是去向領導彙報了情況,經過審慎考慮,覺得不宜貿然采取措施。於是當天接受測試的人,包括楊樹明在內,都讓他們回家了。當然,為防止意外,專案組采取了一定的防控措施。

再說楊樹明接受完測試,民警帶他回到休息室裏等候。楊樹明坐在那裏,冷眼旁觀屋裏其他的嫌疑人一個一個地出去接受測試,又一個一個回到這裏。這段時間裏,楊樹明的內心應該是非常緊張的,但表麵上若無其事,抽煙喝水都不耽誤,類似調查他已經曆過多次,還不都是安然無事過關了。

等找來的嫌疑人都輪過一遍後,天色已晚,聽到民警說可以回去了,楊樹明便隨著眾人出了門,一路小跑著回到了家中。他的妻子因每天兩班倒,照例回來得很晚。飯後拾掇完家務,兩口子聊了會兒家常話,妻子就問到了白天的事:“今天公安找你啦?”

“找啦。”

“啥事兒?”

“還是查殺人凶手的事,找我調查呢。”

“那是你幹的嗎?”

“嗨,怎麼會是我呢!”

說了一陣子話,夫妻倆便睡下了,一切如常。

第二天早飯後,專案組再次研究昨天犯罪心理測試情況。

對認定楊樹明的嫌疑,首先李誌林就感到信心不足:說楊樹明有作案嫌疑來得太突兀,缺少直接的根據;再者,過去也看過一些測謊辦錯案的新聞報道,這項技術的準確率究竟如何,並不十分了解。專案組多數同誌基本都持有這種看法。而且,早先他們曾請省廳的同誌來使用過“測謊”技術,對此案的嫌疑人進行甄別,但沒有發現什麼。丁同春當即追問,對楊樹明有什麼結論?經回憶,那時還不曾把楊列為嫌疑人,也就是說那時的測試跟現在的結論不存在矛盾。

但是,也有人覺著丁同春的結論值得重視:為什麼那麼多嫌疑人單單認定了楊樹明?說明這種甄別檢測有它的科學道理。再者,這起係列殺人案14年沒進展,在那幾個所謂的重點嫌疑人身上沒少使勁,可又怎樣?說明作案人十分狡猾,就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還不足以將他挖出來。再說楊樹明,雖然表麵上看不出什麼異常來,但沒準正是這種假象迷惑了大家的視線,掩護了他。鑒於他居住在發案地帶,有的條件又與作案人的必備條件相吻合,有必要將他作為重點對象進行審查。

大家覺得如此分析不無道理,但還是有人對心理測試的結果不放心,提出要丁同春重新對楊樹明進行測試,最好其他的嫌疑人一並都再做一次測試,還是以穩妥防錯為上。

在丁同春的測試生涯中,類似的要求或者說請求已聽過N多次,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沒有這個必要,就好像指紋鑒定、DNA鑒定一樣,再多做幾次結果都是一樣的,更何況人的心理活動有其特殊性,影響因素甚多,不適合多次檢測。所以,丁同春說:“別浪費時間啦,再測也是這個結果,還是把人弄來審審看吧。”

然而,大家的意見不一,主要是顧慮較大,直到丁同春離開陽泉的時候,這一討論仍處於“現在進行時”。

丁同春赴陽泉工作約一周時間,至此已完成了對案件嫌疑人的甄別檢測任務,給出了明確結論,再待下去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此行能夠鎖定涉案嫌疑人,對這一結果他是相當滿意,因為在以往的案件檢測中,全部嫌疑人都被排除也是常有的事,這往往意味著下一步的偵查將更為艱難。

他對所下結論具有相當的自信和把握,這自信和把握則是源於大量案件測試的實證檢驗——自打幹上這一行,十多年來還未發現有過失誤。

但是,他不能跟專案組打包票,做出百分百的認定,他的表述隻能止於“傾向認定”,這不是在為萬一出錯留餘地,而是客觀地按照測試圖譜分析作出結論。況且,確認了嫌疑人並不等同於破案,偵查審訊突破才是最為關鍵的,由於審訊不利功虧一簣的案例也不少見。

因此,臨到告別之際,丁同春仍在叮囑李誌林:心理測試結論隻起到輔助偵查作用,不能作為證據,抓緊時間審吧。此人雖然性格內向,但也有膽汁質特點,情緒波動大,易動怒,不服軟,可用激將法,審對了路子,讓他開口有希望……

三個大老爺們兒抱頭痛哭

回到北京,丁同春稍事休整後便飛到了海南。對他來說,陽泉的案子已經翻篇兒,現在滿腦子裏填裝的是發生在海口的一起疑難案件。

然而,陽泉警方卻恐怕是再也忘不掉他了。4月3日夜裏11時30分左右,李柏局長的電話打到了丁同春的手機上,開口便說:“丁老師,謝謝你啦!案子破了,楊樹明徹底交代了……”說到這兒,手機裏聲音哽咽,分明傳出的是哭泣聲。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破案後,李局長已是幾次淚奔。

丁同春趕緊說:“李局長,這是你們運氣好,趕上啦……”

“哎——可不能這麼說,你給我們的幫助太大啦!我是第一時間給你打電話,第一個告訴你的,專案組全體同誌都非常感謝你……”

就在當天中午,陽泉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馬家坪係列殺人案告破。消息傳開,全城沸騰,市民紛紛湧上街頭慶祝,其熱烈氣氛不亞於一場盛大節日。當晚市區交通幾近癱瘓,滿街的人們奔走相告,額手稱慶,敲鑼打鼓扭秧歌,喜慶的鞭炮響個不停,一股股人流湧到市委、市政府送錦旗,到公安局慰問破案民警……

時值清明將至,光馬家坪那片平房區,就有上百人聚集在發案地點燒紙錢,告慰死去的親人。更有一二百人情緒激動,手持器械,嚷嚷著要砸犯罪嫌疑人的家。市局緊急調集一二百名民警、武警前去保護並耐心勸說,才避免了意外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