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星:生命二重奏(1 / 2)

金星:生命二重奏

藝術星空

作者:亞清

金星形容自己是一個“悲劇”角色,當舞台上的光芒謝幕之後,她要將自己武裝到最強大,對抗世人對於她變性身份的質疑,保護家中的愛人和孩子不受幹擾。從變性到婚戀,從母親到妻子,她為自己的生活討得一份自由,同時也豁達地把評判的自由交給眾人;特立獨行的行事作風,性情犀利的說話方式,看不出她內心有絲毫躲藏,反而愈發透明地活在大眾眼中。45歲的金星,已經用上半生糾正了一個天然的錯誤,還將用下半生書寫另一段傳奇。

回憶變性手術始末,有一瞬間覺得冤

變性,這在旁人眼裏是逆轉生理,但在金星心裏卻是讓隱藏的性別身份恢複過來。6歲時還是小男孩的他就曾獨自站到雷雨中默念,閃電啊,快把我變成女孩吧。在經曆了22年性別認知上的掙紮後,1995年金星走上手術台,結束了28年的男人生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女人。

金星,出生於沈陽,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1995年,她的手術在北京香山醫院進行。金星堅信現代科學。然而,這其中最重要和最難得的還是心理承受和心理建設。這個真不是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的,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建立起強大的內心。

手術的時候,因為腿被壓了十幾個小時,後來短暫麻痹了。當知道這個結果的時候,金星並沒有害怕,就覺得冤。她懷疑這次的選擇是不是錯誤的。轉念又一想,也許這不是錯誤,也許是一個更大的考驗。想要自己要的,就應該承受痛苦。金星釋然了。“隻要沒把那口氣給我奪走,還給我很多方法,還讓你能思考,能判斷,這說明老天還在給我機會。”

17年間,從七尺男兒變為嫵媚女郎,金星用行動將傳統枷鎖打碎,用幸福對抗著世人的質疑。獨特的經曆令她內心強大,家庭的責任、流言蜚語的壓力她一一扛下。舞台落幕時,她才回歸真實。

所有的媒體報道都會在舞蹈家金星前麵加上“變性”二字,甚至因為變性被某節目封殺。金星的兒子說:“這些媒體真無聊,他們還在你麵前加了一個變性。”看到11歲的兒子在觀念上都比這些媒體要幹淨很多、強大很多,金星心裏特別高興。她說媒體太小了,“甭理他們了,他們跟我們家沒關係,他們願意那麼說是他們的問題。”兒子笑著說:“嗯,我媽就是我媽!”那一刻,金星心中滿是歡喜,她覺得媒體說什麼都不重要了。

2005年2月1日,金星帶著三個收養的孩子嫁給了德國男友漢斯,從此完成了一個真正女人一生可能扮演的所有角色。她直言:“他要麵臨所有的社會挑戰,他要放棄生育能力,在一個自己不是很熟悉的國度和文化裏和一個特殊的女人、有知名度的女人共同撫養三個孩子——我這輩子沒佩服過什麼人,我佩服我丈夫。”

脆弱時從不告訴丈夫,內心比他強大

金星說,自己現在的生活都是十六七歲在部隊當文藝兵時候的幻想,做一個女人、會說很多外語、周遊世界、有自己的舞蹈團、做妻子、當母親。如今金星的願望都實現了,她成為了世界範圍內最知名的華人舞蹈家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私人現代舞團,有了一個德國丈夫和三個可愛的兒子。“踏實”是金星現在最大的感受,但用她自己的話說,這種“踏實”卻是在經曆無數世態炎涼後,慢慢修煉出來的。

有天大的事情,就是再過不去,金星也全都扛在肩上。事情過後,才跟先生聊。因為金星知道她跟他聊,他隻會在旁邊歎息。解決不了問題,又增加了先生的歎息,反而讓金星更難受。她覺得還不如留給他一片安靜的空間,讓他直接影響到孩子上麵。金星在外麵,槍林彈雨,遍體鱗傷,然而,當她把門一關,回頭看到先生和孩子仍然很陽光的時候,身上的傷口便愈合了一半。

在金星看來,人生肯定是孤獨的。她現在正在創作一個作品就叫《不同的孤獨》。很多人可能意識到孤獨,躲避孤獨,也有很多人尋求孤獨。比如金星,她很善談,然而她卻說安靜的時刻,是最幸福的。偶爾出差,先生和孩子不在身邊,孤獨成為自己的朋友,金星覺得那一刻最好。

金星的家庭很國際化,德國爸、中國媽,三個孩子分別來自北京、重慶和東北。但在這個特殊的家庭裏,卻有著平常家庭少有的坦誠和真實,對丈夫對孩子,金星什麼都不隱瞞。

說到移民,金星說她沒想過。她很自豪的是自己沒有任何國家的綠卡,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自己的祖國,金星有很自然的保護意識。比如前兩天,金星的公公婆婆家來人,閑聊起來。金星馬上站起來說:“中國的問題,是自己家的問題,我敢說,我敢這麼尖刻,直言不諱地談我們的社會,但是我不許外國人說,輪不到你們說。我從來不說你們德國社會的問題,那是你們自己的問題,也輪不到你們對我們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