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海蘭心 桃李芳華(三十二)(1 / 1)

藝海蘭心 桃李芳華(三十二)

藝術星空

作者:麻雯

對17歲的歐鍵來說,京劇就是他的“癮”,這輩子是戒不掉了。

歐鍵的童年是在深圳度過的,8歲那年,學校響應文化部“戲曲從娃娃抓起”的號召,開設了京劇興趣班。老師來班裏挑人,因為“柔韌性好一些”,歐鍵很幸運地被選中。每天下課後,他便去京劇興趣班裏練習基本功。學校專門從北京邀請到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燕俠的弟弟趙元俠為學生授課。他認真負責,非常有耐心,對孩子們照顧有加。得益於趙老師的開蒙,歐鍵一點點走進了京劇的殿堂。

一次演出中,歐鍵得到了一次在舞台上表演《三岔口》的機會,飾演任堂惠。小小年紀的他演得有模有樣,贏得掌聲一片。“一般人體會不到這種過癮和快樂,就這樣慢慢地愛上了武生。”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京劇舞台的魅力。

小學畢業後,歐鍵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北戲”)。父母最初頗有顧慮,覺得孩子練功太苦,而且學校遠在千裏之外,實在放心不下。歐鍵與父母溝通了好久,他們看到孩子是真心喜愛京劇,最終還是同意了。

就這樣,歐鍵13歲便赴京求學,成為北戲京劇表演係中專部的一名學生。他坦言自己“沒什麼不適應的”,訓練雖然枯燥辛苦,他卻能從中體味到意誌之樂,並為自己的點滴進步而欣喜。主課老師張繼英是對歐鍵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他格外注重從基礎抓起,在學生基本功的訓練上花費了很多心血。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歐鍵掌握了《石秀探莊》《林衝夜奔》《蜈蚣嶺》這三出開蒙劇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張老師給予的不僅是係統規範的教學,更是對學生人格品質的培養。在一次排演中,歐鍵有些漫不經心,因為不是自己主演的戲,於是穿著牛仔褲到了現場。張繼英老師立刻讓他回去換上練功褲,“做演員必須具備演員的素質。”張老師並未過多地責備他,但這句話足以讓他銘記終生。

日複一日,千錘百煉,歐鍵對武生的感情也越來越濃,從入門到喜愛直到上癮。

提到武生,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字——帥。事實也大抵如此,一般而言,短打武生扮演的都是闖蕩江湖、行俠仗義的豪傑好漢,比如武鬆、石秀;長靠武生塑造的則是威風凜凜、豪氣幹雲的大將,比如:趙雲、馬超。一個優秀的武生不但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更要通過武打鋪陳情節、表現人物內心。以經典武生戲《三岔口》為例,任堂惠為三關上將,奉命保護焦讚,夜宿劉利華店中。二人產生誤會,在黑暗中搏鬥一番。張繼英老師在教學中強調:“首先要規範、標準,注重手眼身法步的準確性和四功五法的運用。這出劇目的特點是在燈光輝煌的舞台上表現漆黑的情境,比較有代表性。除了展現基本功和武生的帥美脆,更要重注人物內在。”在塑造任堂惠這個人物時,歐鍵不是一味盲目地表現技巧,更多的是在警惕地試探。正如老師所言,武打不能脫離人物,應當“打”出性格和特色。

京劇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歐鍵越學越沉迷,“一個眼神都特別美”。高度符號化的人物、程式化的動作、虛擬化的場景……所有的表現手法都是如此高明,耐人尋味。

歐鍵的天賦和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在2014年8月舉辦的“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戲曲比賽中,他憑借《殺四門》和《蜈蚣嶺》斬獲銅獎。“這次獲獎對我是一個肯定和鼓勵,比賽前壓力非常大,我不停地訓練、提高自己。比賽過程中跟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互相交流、吸取經驗,學到了很多東西。”

繁忙的學習和演出之餘,歐鍵喜歡彈吉他、聽民謠,是一個非常浪漫、細膩的大男孩。體育運動也是他所擅長和鍾愛的,常年規律的練功讓他擁有了一副好體格,足球、籃球、遊泳樣樣精通。

9月開學後,這將是歐鍵在中專的最後一個學年,馬上麵臨高考,日常節奏又緊了一道弦。他對自己的未來是非常篤定的,那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武生演員,而他的刻苦和堅持終將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張繼英老師點評:

歐鍵很小便從深圳來到北京,不管是語言上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克服了很多困難。他的先天條件雖然並不是特別出眾,但這個孩子對京劇充滿熱愛,不怕吃苦。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跟老師的培養和他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去年的校園“文華獎”摘得一枚銅牌,他完成得還是不錯的,希望他能夠再接再厲。

他對待業務非常認真、追求完美。因為過於重視,無論是彩排、演出還是參賽,在上台之前難免有些緊張,而戲曲演員講究上台要鬆弛,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小缺點。每次在演出之前,我都會跟他反複溝通,讓他放鬆,希望在日後的學習中他能克服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