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永年:詩情、書韻與畫意(1 / 1)

羅永年:詩情、書韻與畫意

紀事畫廊

作者:觀聞

羅永年,字仲玉,號長輝,又號日月軒主。詩人、畫家、書法家、中國大陸音樂詞人。山東菏澤人,現居北京。自書、自詩、自畫。結業於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國畫高研班、書法高研班,榮獲國家級專業技術人才資格。作品多次發表在《工人日報》《中國社會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民生周刊》《北京紀事》《焦點人物》《消費日報·旅遊周刊》《藝術》等。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委會會員、羅永年詩書畫院院長。

如今,羅永年先生正值創作高峰,終日醉心書畫,樂此不疲。觀其法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典雅雋永,頗具米芾、文征明、趙孟和“二王”遺風;賞其畫作,神形兼備、淡雅寧靜、趣韻無窮,線條中彰顯用筆之凝練與沉健。但羅永年其實更願意別人稱他為“詩人”,他將古典的儒道精神反映為現實生活的關照,創作了大量感人至深的古體詩,讀之令人動容。

可以說,詩書畫占據了羅永年的全部生活。他的性格豪放質真、大辯若訥,也許隻有真誠的靈魂才能更為接近藝術的真諦。創作是一種修行,每日清晨,羅永年提筆揮毫,渾然忘我,時間和空間已失去意義。沉醉在中國古典藝術的世界裏,他感到自由自在、天人合一,創作靈感噴薄而出。

在他的筆下,簡單的筆畫時而縱橫宕出而回環呼應。仔細品味,其線條的質感頗有“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之妙。雄渾而不霸氣,蒼勁而不枯竭,樸茂而不醜怪,遒壯而不扭曲,飄逸而不浮誇,飛揚而不跋扈,可謂恰到好處、別具匠心。

在諸多題材中,羅永年最喜牡丹蘭竹。他筆下之竹“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高低錯落,濃淡枯榮,點染揮毫,無不精妙。其傲骨錚錚、剛正不阿的君子氣度也正是羅永年人格的寫照。

他筆下的牡丹更是靈秀動人,頗具生活氣息。羅永年將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中國哲學的思考訴諸筆下,一朵朵牡丹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在創作的激情中,他充分體會了無我一體、道法自然的精妙,用花語道盡畫家豐富的心靈感受和想象力。正如羅永年所作《詠牡丹》一詩所言:三月菏澤花事濃,滿園霞彩漫天穹。春風若許留常看,折取幾枝入畫屏。

在這個浮躁的現代化社會裏,物欲橫流,人們被喧囂華麗的表象所迷惑,離心靈家園越來越遠。羅永年深刻地感到大都市中人們內心的衝突,一顆顆躁動的心靈無處安放。他創作了大量古體詩,以詩言誌,抒發情感。

《晨起抒懷》

可歎人生為口忙,經年奔走越湖江。

太多隻是滄桑事,無欲身輕心自剛。

《乙未客居永明弟館中作》

莫道漂居有所求,誰教癡癡筆能休?

經年多少滄桑事,白發長添歲月愁。

夜夜夢中家萬裏,時時電內話千由。

平頭敢寫風華誌,隻是雄心難可酬。

(編輯·麻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