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禍起蕭牆(三)(2 / 2)

鄧建國盡管位卑職低,但他專心致誌地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經驗,並把它消化後運用到訓練和實戰當中,日前,他正在努力探索著充分調動偵察連每個戰士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才施教,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發揮戰士們的特長和優勢,為把戰士們打磨成一塊塊鑄造軍中利劍的精鋼鍥而不舍地努力。遺憾的是,鄧建國全心全意,不辭勞苦地為鋼鐵之師添磚加瓦,卻遭致內部那些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頑固派百般阻礙,而那些心懷不軌,貌合神離的奸細更要費盡心機,千方萬計地將他置於死地,這怎能不讓剛直不阿,憂國憂民的王師長和楊誌新痛心疾首,焦頭爛額,又怎能不使像鄧建國這樣滿腔熱血,為祖國和民族的利益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忠勇男兒心寒齒冷呢?更怎能不使天下有識之士而汗顏呢?

如果讓鄧建國這樣赤膽忠心,才貌雙全的偵察兵奇才毀在敵特分子和內部某些奸細的手裏,豈不等於是禍國殃民,為虎傅翼。因而,王師長等首長據理力爭,不遺餘力地為鄧建國開脫罪責和澄清事實真相。王師長磨破嘴皮子才勉強說服師部和軍部的大多數幹部軍官站出來為鄧建國說句公道話。師部李參謀長也仗義執言,甚至跟嶽幹事唇槍舌戰,甚至揚言要跑到京城去跟嶽幹事對簿公堂,為鄧建國討回一個說法。

有這麼多權威人物盡心竭力偏袒鄧建國,奸黨分子的陰謀詭計未免有些一廝情願,嶽幹事這種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官僚作法更顯蒼白無力,連D集團軍的軍長,副軍長也在為鄧建國充當庇護傘,這更讓嶽幹事力不從心。再說了,鄧建國可不是那種隻求養家糊口,安身立命,老實憨厚,逆來順受的莊戶孫,而是貨真價實的將門虎子,其父是追隨劉鄧大軍戎馬倥傯,南征北戰過來的實力派將軍,為共和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其父作為淮海戰役中被總前委首長視為最富潛力的師長,在軍隊辛勤耕耘數十載,可謂桃李滿天下。很多老部下都分散在各個軍區的各種要害部門,D集團軍和西南軍區也不例外。

如果沒有最具說服力的理由,缺乏最充分的把柄和最確鑿的證據,想置鄧建國於死地談何容易。倘若觸怒了鄧建國的將軍父親,稍有差池就有功敗垂成,引火自焚的危險。嶽幹事當然不敢掉以輕心,他能混到軍區政治部當幹事,可見其在軍隊這個行當刨食吃的時日不算短了,見過大風大浪,當然胸有城府,見有那麼多風頭浪尖的人物為鄧建國撐腰,又有深厚得讓人難越雷池半步的家庭背景,更有令人瞠目結舌,歎羨不已的輝煌戰績擺在那裏,腰杆自然硬直,當然不是輕易就能扳倒的角色。

於是,嶽幹事在以王師長為首的實力派人物的阻力下,隻好放棄將鄧建國撤職查辦的念頭,但必須把鄧建國從偵察連調離,理由很簡單,就是在李參謀長被敵人綁架一事沒有查個水落石出前,鄧建國就脫不了嫌疑,調鄧建國到B團七連任副連長是為了將他留部隊察看,當然也算給他升了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