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洗去征塵(二)(2 / 2)

他趕緊俯身蹲下,埋低腦袋,悄悄地用右手袖子抹掉如泉的熱淚,他生怕其他戰士看到黯然神傷的模樣,因為那會引起更多人悲痛欲絕,從而破壞掉好不容易才營造出來的喜悅氣氛。

炊事班今天準備了一百多份飯菜,若按人頭來算的話,全連一人一份剛巧夠數,但現在全連隻有三十多個人吃飯,隻占滿員時的三分之一,因此又出現了供遠大於求的現象。

不少人狼吞虎咽地吃完飯菜後,似乎還嫌吃不飽,放下空飯盒,跑過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拿過一盒飯菜繼續狼吞虎咽。

陳瑞素來貪圖吃喝,近兩天就著涼水啃壓縮餅幹令他的腸胃飽受磨難,如今好不容易吃上合乎他胃口的飯菜,當然要可勁的造,一定要造飽不可,一份不夠就再一來份,反正飯菜那麼多,不多吃些,難道留著下一頓炒現成飯不成。

放下空飯盒,他左手揉了揉尚未撐起來的肚子,大步流星地走過去,拿起一盒飯菜,正要動嘴開吃,倏忽間,他發現炊事班的那幾個兄弟躲在一旁,各人兀自悄悄地抽噎著。

洗淨一身征塵,填飽肚子後,勇士們有的忙著刷洗那又破又髒又臭的衣服,有的幫助炊事班涮洗碗筷,有的則匆匆地回到營房倒頭呼呼大睡起來。

硬骨頭七連的駐地空蕩蕩的,靜悄悄的,顯得異常的冷清,熄燈以後,除炊事班的宿舍能聽見鼾聲和磨牙聲外,其餘各班的宿舍都顯得死氣沉沉,一班的宿舍空空如也,唯一幸存的新兵戰士陳寧寧還在醫院療傷,三班隻剩下趙永生,晚上一個人睡覺孤零零的,多少有點孤寂,再看看別的班,景況也好不到那裏去,一兩個人的,三四個人的,比比皆是,找遍整個硬骨頭七連,沒有人員超過五個人的班,經過一場大血戰後,硬骨頭七連的人員折損之巨大,可見一斑。

為了不勾起悲怮情緒,勇士們對戰場上發生的那些事隻字不提,炊事班的幾個戰士也相當自覺,絕口不問,當然他們完全能夠想象得出剛剛發生的那場大陣仗,是何等的血腥,何等的慘烈,又是何等暴力,全連人員傷亡超過多一半,勝利的代價實在太過昂貴。

馮文山釆納了鄧建國的建議,全連三十多號人,除炊事班的幾個兵各司其職外,其他人放假一周,在這七天期間,各人自由安排各自的活動,每天不用出操,不用訓練,不用政治學習,睡覺,打牌,下棋,吹牛侃大山,隨各人高興,隻是不允許私自外出。

當然,絕大多數戰士選擇了睡大覺,因為戰場上的那種高度緊張,極度危險的環境,令他們承受了難以想象的心理壓力,而與敵軍展開一場場殊死搏殺,幾乎榨幹了他們體力,如今沒有了隆隆的槍炮聲,沒有了每一秒鍾都可能將他打成馬蜂窩的鋼鐵暴雨,沒有了摧心剖腸的慘嚎聲,沒有了子彈擊中肉體,利刃劈碎骨頭的恐怖聲響,也沒有了和敵人對峙的殘忍與暴力,他們當真如釋重負,一定要坦坦蕩蕩的睡上幾覺,以便疲憊之極的身心盡快恢複。

勇士們無人不在忙著養精蓄銳,無人不在盡情尋找樂子,無人不在嚐試盡早化悲痛為力量,唯有劉遠誌一人成天鬱鬱寡歡,愁眉苦臉,無精打釆,苦飯不思。

馮文山非常寬宏大量,善解人意,他知道劉遠誌在愧疚什麼?在焦愁什麼?

馮文山知道劉遠誌正在因為玩忽職守,畏縮不前,喪失軍人尊嚴,男子漢風骨而深感愧疚。

馮文山還清楚劉遠誌之所以焦愁,是因為擔心可能會遭受嚴重處罰,他身為連隊政治指導員,在戰場上貪生怕死,畏首畏尾,毫無作為,影響惡劣已極,上級首長早已有所耳聞,若是有人向上級告發的話,那他劉遠誌可就有牢獄之災的危險,中國人民解放軍素以軍紀嚴明著稱於世,執行起軍法來是不折不扣的,後果一旦太過嚴重的話,他劉遠誌後台再硬,恐怕也難以保得住他。

馮文山覺得他劉遠誌還是個有本事的人,並非一無使處,後來他翻然悔悟後,自告奮勇地加入到馳援步兵四連的突擊隊中,與鄧建國等勇士一起出生入死,表現可圈可點,充分證明他確實有兩把刷子,隻是嚴重缺乏軍人必須具有的血性,勇氣和豪膽,若是將他放在國家射擊隊的話,以他在射擊領域的天賦和造詣,征戰國際賽場,為國爭光,建立功勳,是極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