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紅牛體形中等,頸肩結合良好,胸寬深,背腰平,四肢端正。被毛為紫紅色或紅色,部分牛的腹下或乳房有小片白斑。成年公牛體重700~800公斤,母牛為450~500公斤。在放牧加補飼的條件下,平均產奶量為1800~2000公斤,乳脂率4.0%。
中國西門塔爾牛及其特點
中國西門塔爾牛屬奶和肉兼用品種。中國西門塔爾牛是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集中引進歐洲西門塔爾牛,在中國的生態條件下,經過與本地黃牛級進雜交選育而成。
2001年10月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目前有山區、草原、平原三大類群,總數量超過700萬頭。
中國西門塔爾牛體軀深寬高大,體格勻稱結實,均勻緊湊,肌肉發達,行動靈活。被毛為紅(黃)白花,毛色光亮;花斑分布整齊,頭部白色或帶眼圈,尾帚、四肢和肚腹為白色。成年公牛體重850~1000公斤,母牛550~650公斤。育種核心群平均年產奶量為4300公斤,乳脂率為4.03%。最高個體產奶量達11740公斤,乳脂率4.0%。
(二)其它奶畜品種
水牛
水牛(Buffalo)分沼澤型和江河型兩種類型。我國和東南亞一帶的水牛屬於沼澤型,印度摩拉水牛、巴基斯坦的尼裏-瑞菲水牛屬於江河型。兩種類型在體形相貌、生活習性等方麵均有著明顯差別。
水牛奶是人類奶和奶製品的三大來源之一。我國目前水牛奶量約占總奶量的10%左右,有些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水牛奶則為奶類的主要來源。水牛奶營養全麵,營養價值遠高於荷斯坦牛奶。水牛奶所含的化學成分種類與普通牛奶相似,但含量有所不同。
水牛奶較濃稠而色白,由於水牛奶總幹物質含量較高,所以奶顯得較濃稠。從外觀上看,水牛奶的顏色比普通牛奶白,這是由於水牛奶中的胡蘿卜素全部被轉化成維生素A,奶中幾乎不含有胡蘿卜素的緣故,而普通牛奶顏色稍黃,則是由於含有少量的胡蘿卜素。
犛牛
犛牛是生長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一種稀有牛種。犛牛奶是一種優質的健康食品,它產自無汙染的高原高寒環境,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也是藏族人民最為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犛牛奶的特點是乳脂、乳蛋白含量高,明顯高於人、山羊、奶牛等的乳汁。
犛牛奶碘值較高,有利於稀奶油、奶油等奶製品的加工。在礦物質含量方麵,犛牛奶比一般黑白花奶牛高,特別是在鈣、磷、鐵、鋅等元素上的差異較為突出,各種氨基酸含量也高於黑白花奶牛。由於本身生理因素和飼養條件等原因,犛牛產奶量(包括人工擠奶量和犢牛哺乳量)比黑白花奶牛要低。母犛牛自第2個產奶月開始擠奶,一般每年擠奶5個月(6~10月),其中7月份產奶量最高,月產奶量最高能達到94.7±23.2公斤。入冬(11月)後停止擠奶。產奶量隨產犢時間不同、牧草生長季節變化而變化,七八月牧草豐富,所含營養成分充足,產奶量亦高,分別占全年產奶量的22%和25%左右。犛牛一般一個產奶季節產奶153天,產奶392.2±99.6公斤,根據不同的胎次有一定的變化,普遍在第5胎時產奶量最高。
奶山羊
奶山羊是僅次於奶牛的主要奶畜,在世界各國曆來被譽為農家的奶牛。世界上有60多個奶山羊品種,其中以莎能奶山羊、土根堡奶山羊、奴比亞奶山羊數量多、分布廣,產奶量高而聞名於世。我國的奶山羊品種主要是分布在陝西關中平原地區的關中奶山羊和分布在山東省膠東半島的嶗山奶山羊。關中奶山羊產奶量一般500~600公斤,乳脂率為3.6%~3.8%,乳蛋白3.53%,乳糖4.31%,幹物質12.8%。嶗山奶山羊產奶期8~9個月,產奶量450~700公斤,乳脂率為3.5%~4.0%。
一般地說,山羊奶的營養價值與牛奶相比沒有明顯的差異。山羊奶的主要特點:幹物質含量比牛奶高;脂肪球比較小,所以對山羊奶進行離心分離時不易獲得含脂率低於0.1%的脫脂奶;飲用後,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的凝塊與牛奶的相比較為細軟,所以山羊奶更易於消化吸收。山羊奶的蛋白總量與牛奶接近,但山羊奶可以提供更多的必需氨基酸,而且各種氨基酸之間的比例比較平衡,所以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山羊奶還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以及豐富的鈣、磷、鋅、鉀和氯,但維生素C、維生素B12、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1的含量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