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聞香識人(1 / 1)

一個人獨處,泡一壺茶,潔淨雙手,打坐冥想或什麼也不想。在思維關閉的狀態下,感覺會異常敏銳。我能聽到血液在身體裏循環流淌,能聞到紫砂壺壺嘴滲出的一縷清香。這時,如果你蒙住我的眼睛,拿不同的香水給我聞,我會告訴你它的品牌、香味的前調和大致的尾調。朋友戲謔我為何不去做調香師?我笑了,小小的,懂得一點香水,能聞香識人就夠了。

人群中,總會有一縷香能吸引到我,往往人與香氣是匹配的,可也有錯用香水的人;很多人堅持對一款香水死忠到底,但不同的氣候、心情、環境下,香水是應該換著用的;還有用的量,如果非要精確到一個距離,那麼,應該是“被愛人擁抱時才能聞到”,而距離2—3米時,那味道該是若有似無的。

香奈爾5號,是我最熟悉不過的一款香水了,無論在哪裏,無論誰用了我都能搜尋到那以檀香為基底的優雅女香。曾經有一次,我在電梯裏聞到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身上居然也是“5號”!那身牛仔短打裝、利落的馬尾加上青澀未褪的麵容,其實有點襯不起那款香水,迪奧的“迪奧小姐”或者範思哲的“藍牛仔”應該更適合吧。香味錯了,女孩會給人“裝大人”的感覺,魅惑的“5號”反而使她顯得做作了。浪凡近年推出的一款“母與子”,具有非常獨特的香氣,初始時檸檬葉的小清新、中間桂花與蜜桃的甜美、最後麝香與琥珀的安靜恬淡,非常完美地詮釋出為人母的心境:溫暖而甜美,母親節送給媽媽是不錯的選擇。我的第一瓶香水是朋友贈送的聖羅蘭“鴉片”,辛辣神秘的味道。當時我二十多歲,還真不太敢用。贈與我香水的是個有點“妖”的女孩子,狐狸臉、煙視媚行,長長的卷發耷拉住半個臉時特別像舊上海畫報上的女子——她倒是很符合這款“鴉片”的特質:有點邪氣、有點神秘,讓男人上癮的魅惑姿態。

很多人苦於不知該如何選擇香水。其實選擇之前,你先對自己作個分析就對了。你是什麼樣的性格?你希望傳達給聞香的人什麼信息?然後再去尋找適合你的香味才不容易錯。還有,在香水店試香時,一定要淡定、耐心,聞過一種香水之後至少隔了3分鍾再聞第二種,否則嗅覺會有失誤。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應該在手腕內側動脈處留香,試著用很長的時間去體會它的前調、中調與尾調,過程可能需要一天,因為香水是會隨著體溫轉換香調的。有時候,一款香水的前調可能吸引到你,但它留香時間最長的尾調(主調)卻可能並不是你所中意的——就如同戀愛時的一見鍾情,電光火石般被擊中了,但時間久了,種種端倪露出來,你才發現原來他並不是你心頭最愛和最適合的那個。

說到香水,很少聞到身邊的男士會用,這也難怪,中國男人大多連基本的護膚程序都省略,自然是不會再浪費時間去尋找一款香水;其次也因為大部分人認為男人就該是粗獷一點的,有了香味就顯得女人氣了。其實,老外用香水更多是出於一種禮貌,怕本身的體味影響到別人(亞洲人倒較少這方麵的困惑),就像女老外光腳穿露趾涼鞋時必須塗抹甲油一樣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禮儀。我的一個好朋友在國內時是從不用香水的,去西班牙後,回來身上就帶香了,他說:“在國外你不用香水,別人會覺得你很奇怪。”這我是信的,我在國外時遇到的男士基本都用香水。說到男香,穩重成熟一點的會用愛馬仕的“大地”;清新斯文的較鍾情木香調的,例如巴寶莉的“黑格子”;運動派的選擇很多,CK、GUCCI的都有運動專門款;而希望帶點東方禪意、清淡悠遠的感覺,KENZO的“竹”係列很不錯。其實男香較之女香普遍味道更清淡、溫和,盡管女香的選擇已多得令人眼暈,我還是會在基本的1—2款女香基礎上再選擇1—2款男香備著。範思哲的一款淡藍色海洋香調和一款來自意大利的“WOOD”木香調香水就是我的心頭愛。

身邊越來越多的女人和男人在用香水,如果你注意一下,用香水的人多半是講究生活質量、學曆較高、收入較高、較關注自身形象的,這是一種體現生活態度、傳遞個性的方式。聞香的確是可以識人的,在互相並不認識的情況下,她(他)的香味已經在傳達她(他)的內心,優雅自信、奔放活躍、神秘魅惑、嬌柔甜美、穩健低調……憑著敏銳的嗅覺,私下裏聞著香味琢磨研究陌生人,這於我,幾乎成了一種樂趣。不過,在我的記憶裏,最好聞的味道都不是源自香水——一是嬰兒身上的奶香,一是愛人身上自然散發的充滿雄性荷爾蒙的原始體味。是的,你的孩子,你的情人,他們身上的味道,才是你最愛的“香”。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