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絕對的健康和絕對的不健康都是少有的,大部分處於健康與不健康的中間狀態。一般來說,出現或存在一點心理問題都能通過心理的自我調整及時解決,但如果任其發展,就會由一般的心理問題發展為心理障礙,嚴重者會影響個體的身體健康,也會阻礙個體的成功發展。下麵介紹幾種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的一般方法。
1、豁達法。應有寬闊的心胸,豁達大度,遇事從不斤斤計較。平時做到性格開朗、合群、坦誠、少私心,知足常樂、笑口常開,這樣就很少會有愁悶煩惱。
2、鬆馳法。具體做法是:被人激怒後或十分煩惱時,迅速離開現場,作深呼吸運動,並配合肌肉的鬆馳訓練,甚至可做氣功放鬆訓練,以意導氣,逐漸入境,使全身放鬆,摒除腦海中的一切雜念。
3、節怒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來克製怒氣暴發,可在心中默默背誦名言“忍得一肚之氣,能解百愁之憂”、“將相和、萬事休”、“君子動口不動手”等等。萬一節製不住怒氣,則應迅速脫離現場,在親人麵前宣泄一番,傾訴不平後盡快地將心靜下來。
4、平心法。盡量做到“恬淡虛無”、“清心寡欲”,不為名利、金錢、權勢、色情所困擾,看輕身外之物,同時又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5、自脫法。經常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和文體活動,廣交朋友,促膝談心,交流情感。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來培養生活的樂趣。做到勞逸結合,在工作學習之餘,應常到公園遊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賞鄉野風光,體驗大自然美景。
6、心閑法。通過閑心、閑意、親情等意境,來消除身心疲勞,克服心理障礙。
可以把保持心理健康的一般方法總結成幾句話:
心胸豁達天地寬
身心放鬆好心情
忍得一怒百氣消
陶冶情操愛好廣
鍛煉身體多交友
健康飲食營養全
增強自信常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