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廷和跟文官集團都錯了,不錯,如果王守仁想跟他們做對的話,他確實是最恐怖的敵人,但是這不能表明王守仁不跟他們做對,其他人就不危險了!事後明白過來,知道自己被人利用了的不風流很氣憤。但是他雖然錯了,可他依然不想找王守仁承認錯誤,而是想把這錯誤憑自己一己之力給糾正過來。
知道了政治的危險性,不風流也不敢再大意了,他憑借縱橫術的神奇,很快就找到了一個盟友,一個曆練王守仁都望洋興歎的政治顧問——楊一清。跟不風流深有同感的楊一清這時候也很生氣,他怎麼也沒想到楊廷和跟文官集團竟然這麼大逆不道,竟然連皇帝都敢殺,甚至連繼位者都想一手操控!
楊一清熟悉官場,不風流熟悉江湖,兩人的結盟相當於朝野聯手,並且這不風流號稱天下第一風流才子,一向文采風流,在文人士子中的聲望逐年增高。並且這裏麵除了為官的文人,更多的還是那些跟不風流一樣的懷才不遇的落魄文人。
有不風流出麵,楊一清做後盾,不管是當官的文人還是種地的文人,大家都義憤填膺信心滿滿。尤其是那些沒有功名不在官場的文人,這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心中更是積聚了無盡的羨慕嫉妒恨,出手更是沒有輕重,手段往往出人意料又狠辣異常。
楊廷和不會知道的是,他這次已經與敵人角色互換了,他跟文官集團站在了明處,那還不知道其存在的敵人,卻站在了他們的暗處。他們以為這次扶植的這個小皇帝其實就是他們的一枚棋子,一個任其擺布的傀儡皇帝,但是他們錯了。
楊廷和千挑萬選,選中的這個朱厚熜不但聰明能幹,而且還在驕天之幸的第二天,就外掛加身,擁有一支身份神秘,實力強大的後援部隊。
朱厚熜是興獻王朱祐杬之次子。興獻王封地位於今湖北省鍾祥市,明朝時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
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於湖廣安陸(今湖北鍾祥市)的興王府。他的父親朱祐杬是明憲宗第四子,於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興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就藩湖廣安陸州。
朱厚熜的母親蔣氏是北京中兵馬指揮使(追封玉田伯)蔣斅的女兒,她於1493年與朱祐杬成親,1494年隨朱祐杬就藩安陸。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興王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準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不僅如此,興王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範。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興王朱祐杬病薨,年僅12歲的朱厚熜襲為興王,朱厚熜在長史袁宗皋的輔佐下接管王府。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駕崩。由於明武宗沒有子嗣,在其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預料到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他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在武宗逝世前五天就以皇帝的名義頒布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並承襲興王爵位。
武宗駕崩後的當天,楊廷和讓司禮監請太後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為皇帝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