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雲的秘密(3)(1 / 3)

走著走著,努哈依不經意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山峰,突然,他的雙眼一下瞪大了:隻見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博格達峰上的皚皚白雪散發出聖潔的光芒,在山峰上空,出現了一團奇異的雲彩,這朵雲的一端底部與山峰相接觸,另一端稍稍向上挑起;雲體由兩個層麵組成,下層比上層稍為寬長,整體看起來就像當地人戴的一種寬簷帽。

幾乎與此同時,山下村子裏也有人也看到了這朵奇異的怪雲。“快看,山上的那朵雲好奇怪哦!”人們奔走相告,很快,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從屋裏鑽出來,一眼不眨地盯著山頂看。

“該不會是山神顯靈吧?”有人神色虔誠地說。因為博格達峰是天山東段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為5445米,峰頂的冰川和積雪常年不化,銀光閃爍,當地人對這座山峰一直存有敬畏心理,認為山上有神靈居住。

“這朵雲很像一頂帽子,莫非是山神戴帽?”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隨著夕陽的顏色加深,博格達峰似乎被抹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奶油,而那朵怪雲也在悄悄“變臉”它上麵的“帽殼”逐漸收縮,與下麵的“帽簷”漸漸融為一體,變成了一朵扁平的飛碟雲。十多分鍾後,飛碟雲慢慢消散,博格達峰上空隻剩下了一些殘餘的浮雲。

博格達峰出現的這朵奇異帽子雲,很多地方的人們也看到了,並有記者用鏡頭將它“捕捉”了下來,報紙和網站發表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都覺得這朵雲太神奇了。

火山上空的帽子雲

帽子雲除了在一些山頂上空出現外,人們還能在火山噴發時尋覓到它們的蹤影。

2009年6月12日,在千島群島的鬆輪島上,伴隨巨大的轟鳴聲,一座叫薩裏切夫的火山大規模噴發,火山灰直衝雲霄,形成數千米高的煙柱。當天,一位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航天員觀察到火山噴發的情景後,立即將它拍了下來。照片傳送到地麵後,科學家們發現這張從高空拍攝的照片相當震撼。照片上,褐色火山灰和白色水蒸氣形成巨大雲柱,像一朵碩大無比的蘑菇挺立在天地之間,雲柱頂端擴展、平延,形狀像一頂大帽子。

事實上,在許多火山噴發現場,人們都能看到帽子雲。

2010年3月至4月,冰島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接連兩次爆發,大量火山灰和氣體衝到空中,形成頂天立地的煙霧和雲柱。科研人員乘坐飛機從空中觀察,看到巨大的雲帽籠罩在煙霧上空,它和火山灰一起遮天蔽日,使得當地的白天也形同黑夜。

除了大自然的火山噴發,人類也能製造帽子雲。說到這裏,你可能已經想到了答案。沒錯,人類製造帽子雲的手段就是核彈。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核彈。“小男孩”是一顆原子彈,它爆炸之後,一朵蘑菇雲從地麵迅速升起,直達數百米的高空。蘑菇雲的頂部,極像一頂巨大的帽子。現在,隨著核彈威力的增強,它爆炸產生的蘑菇雲範圍更大,騰空更高,自然地,蘑菇雲的“帽子”也就更大了。

那麼,帽子雲是如何形成的呢?

氣象學家們經過分析,認為這種雲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猛烈的上升運動。我們都知道,上升運動是形成雲的基本條件,因為濕潤的空氣隻有被上升氣流帶到空中,溫度降低,裏麵的水汽才能達到飽和狀態,從而凝結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也就是形成雲。如果沒有上升運動,空氣中的水汽再怎麼多,一般情況下也很難形成雲,最多隻能形成霧。

不過,正如中國話所說“過猶不及”,上升氣流衝得太猛了,空氣移動速度太快,這股氣流衝到高處時,就會處於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混亂狀態,因為高處的溫度一般較低,都會達到形成雲的條件,最上層的空氣形成“帽殼”,而下層的空氣則形成“帽簷”,於是乎,一頂奇怪的帽子雲就形成了。

氣象專家指出,一般正常情況下,隻有低雲族的積雨雲才具備這種猛烈的向上衝勁:雲團內部的上升氣流特別旺盛,一些濕潤的空氣被頂到頭頂後,便會形成雲帽。有的時候,雲帽在山那邊形成,高高懸在山頂上空,山這邊的人看得很清晰,而山那邊由於有積雨雲阻擋,當地的人們反而看不到。

一個叫布雷德的氣象專家指出:“在雷暴天氣當中,由於空氣快速上升,並且不斷同大氣層空氣進行混合,當氣流達到形成雲層所需溫度後,就會形成帽子雲。因此,在雷暴天氣當中,帽子雲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而另一個叫帕特裏克的氣象專家則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積雨雲頂部的雲帽其實是一種冰蓋——不管怎麼說,積雨雲頂部的雲確實像帽子,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至於火山噴發形成雲帽,其原理也差不多:火山爆發形成的衝擊波,通常會造成火山灰和水蒸氣周圍的大氣被挖空,形成一個空洞,火山灰快速上升,把空氣迅速抬升並冷卻,造成水蒸氣凝結,從而形成帽子雲。而核爆炸和火山噴發的原理差不多,也是突然爆發的上升運動將濕潤空氣帶到高空,溫度降低,從而形成雲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