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所在的山岩,就在丹巴縣城的城邊上。縣氣象局職工老王在氣象局做了幾十年的觀測員,他每天上班到觀測場進行觀測,親眼目睹了很多次“白人吸水”現象。他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春季那次,當時河水被吸起有30多米高,在陽光的照射下,河水晶亮透明,煞是好看。大量的河水被摔打在山岩上,響聲震耳欲聾,“白人”所在的崖體被吸起的河水濺得精濕。行人紛紛躲避,迷信者則趕緊叩頭跪拜。據了解,每年的三月份、四月份,每當大風刮起時,“白人吸水”現象就會頻頻出現,據說,河水最高時曾被吸到100米高處,紛揚的水花十分壯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神秘的現象呢?當地民間傳說,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小白龍因觸犯天條,被玉帝貶到此修行。但小白龍不甘心被囚,總想借身邊的大渡河重回東海,於是每到狂風驟起時,他便吸水潤身,企圖潛入滔滔大渡河中遁身,無奈被石鎖縛住,小白龍一次次的努力都失敗了。當地迷信的人們把類似人形的白色岩石當作菩薩頂禮膜拜,並流傳出許多令人悸怕的傳說。
氣象專家分析,其實這種“白人吸水”,是一種類似龍卷風的有趣氣象現象。龍卷風的形成,是因為空氣快速旋轉,形成了一根中間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的“氣筒”,因為懸殊的氣壓差,所以龍卷風能“抬”起大量的海水或塵沙。專家解析,“白人”
所在的崖體處在了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在這裏,大渡河和其支流巴東河在城郊彙合後,掉頭向東蜿蜒而去,從而在此形成了一個三江彙合的“風水寶地”。據氣象資料記載,每年春季,這裏河穀風勁吹,風速普遍在10米/秒至20米/秒,最大時曾達到40米/秒。每當三個河穀都刮起大風,形成“對吹”時,三江彙合的河麵上,氣壓就會因空氣的旋轉而降低,出現了類似龍卷風的現象。在四周強大氣流的壓迫下,河中的水便被抬升到空中,從而形成了壯觀而又神秘的“白人吸水”。
飛舞的火龍
1871年10月8日,美國威斯康星州東北部的格林貝灣兩岸燃起熊熊大火,兩條“火龍”在火場上空飛舞,並以極快的速度向前推進。“火龍”所過之處,森林被毀,村莊成為廢墟,據估計,可能有1000人在這次大火中喪生。
專家分析,導致這場大火的原因,與突然變化的天氣有關:10月初,當地微風吹拂,空氣暖和而幹燥,由於伐木工遺留下大量樹枝,導致這裏小灌木林和森林多次發生起火,不過,前幾次由於風小,工人和附近的人群還能控製住火勢。然而,10月8日這天,西南風突然增大,同時氣溫顯著升高,前一天的最高氣溫隻有19℃,而10月8日則上升為28℃。在天氣的助推下,小火發展成大火,盡管人們全力撲救,但無濟於事。到了晚上,兩條“火龍”騰起數十米高,呼嘯著一路前進,將東到弗蘭克恩,西到佩什蒂戈的所有村莊全部燒毀。
這兩條“火龍”,就是人們常說的火焰龍卷風,它又叫火怪、火旋風。火焰龍卷風的形成,是火焰燃燒產生高溫造成熱對流上升後,與高空的風相合,上升氣流便開始旋轉,從而形成像龍卷風似的火龍。火焰龍卷風一旦形成便十分可怕,它像火龍一般旋轉前進,所到之處皆被燒為灰燼,其威力足以將一棵小樹連根拔起,時間可持續1小時以上,難以被撲滅。2010年,位於南半球的巴西遭遇罕見的幹旱少雨天氣,全國多地燃起了山火。8月24日,該國聖保羅市一處火點刮起了龍卷風,形成了罕見的火焰龍卷風景觀。“火龍”在燃燒的田野上飛騰起數米高,阻斷了一條公路。為了撲滅這條“火龍”,當地甚至出動了直升機。2012年9月17日,澳大利亞愛麗斯斯普林斯地區燃起大火,出現了一條高達30米的火焰龍卷風,持續時間長達40多分鍾,所幸火焰龍卷風出現在偏僻的內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旋轉的灰塵
在陸地上,有時會出現一種柱狀的垂直旋轉氣流,人們叫它塵卷風。它是地麵強烈增溫生成小旋風,並卷起地麵塵沙和輕小物體形成旋轉的塵柱。塵卷風的外形和龍卷風很像,不過它比龍卷風要“瘦弱”一些,因此,塵卷風也可以說是龍卷風的“表弟”。
雖說是表兄弟,塵卷風與龍卷風卻風馬牛不相及:龍卷風是在惡劣天氣下形成的漏鬥狀雲,而塵卷風一般在晴朗天氣下形成,而且和雲沒有什麼聯係。雖然不及自己的“表兄”強壯,但塵卷風偶爾也能引起大的破壞。2004年8月27日下午3點左右,北京某處工地的半空中出現了一根“黑柱子”,它有七八米高,三四米粗,旋風卷著黃沙,持續了20分鍾左右,將工地三幢臨時設施卷起並摧毀,造成40多人受傷。2011年5月5日,成都市蒲江縣遭塵卷風襲擊,該縣大興鎮王店村出現驚險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