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企業是電力企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特別是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農電企業如何麵向市場,轉換經營機製,以增強活力,提高經濟效益,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是一值得探討的重大課題。
一、股份製是農電企業的必由之路
本局為省屬直管直供的縣級全民所有製供電企業。1993年年供電量1.8億千瓦時,全員勞動生產率15371元人,完成包幹利潤31.6萬元。本局處於地方經濟較為落後地區。近幾年,由於本地工業經濟滑坡,直接影響本企業的經濟效益。供電量一直在兩億內徘徊並呈下降趨勢,企業處於虧損或虧損邊緣。
長期以來,現行的直管直供企業又兼有某種政府職能的管理體製,對於農電事業、農村經濟的發展,起過重要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人、財、物方麵實行行業條條統管,有利於規範企並的生產、經營方向,避免企業人員數量過猛增長。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行的管理體製也逐漸顯示出一些問題。
1.農電企業實際上接受政府多職能部門管理,行政幹預、政出多門的現象在所難免,這在程度上製約著農電企業。
2.統收統支的雙軌製,縣局無企業法人地位,缺少經營自主權,企業缺乏必要的活力,難以獨立自主地參與市場競爭,不利於企業的自身發展。
3.企業利益、職工利益與經濟效益沒有真正掛鉤。盡管實行了目標管理,經濟責任製考核、三項製度改革,也隻是與企業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的聯係,而沒能真正掛鉤。
4.企業內部管理、監督機製實際上還不夠健全,職工參與企業管理意識不強,與市場經濟、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不相適應。
與現行的管理體製存在的問題相對應,農電企業實現股份製後,可以克服多種弊端。第一,政企分開,政府不再那麼容易幹預企業,企業就有了經營自主權,增強了活力,增強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能力。企業根據市場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自主經營、投資、發展。第二,實行股份製,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製度,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第三,企業內部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既當職工,又是企業的股東。企業的效益與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真正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命運相聯。第四,有利於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第五,實行股份製,增加了企業的資金,能夠緩解企業資金不足的矛盾,有利於企業擴大再生產。
國務院發布的《條例》,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決定》,並正在貫徹落實,《企業法》、《公司法》等一係列法規為轉換企業經營機製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轉換經營機製。因此,農電企業股份製將成為現實。
二、農電企業股份製形式與實施
(一)企業股份製形式
縣局這類農電企業,宜成立該縣唯一的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省電力企業(總公司或集團公司)的子公司,成為具有法人地位的獨立經營的農電企業;目前縣廚所轄的鄉鎮電管站,可以變電站或以鄉鎮為單位,成立供電所或鄉級供電分公司,作為縣電力公司的分支機構,從事縣電力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