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農電改革之我見(1 / 3)

企業改革是經濟體製改革的中心環節。轉換企業經營機製,把企業推向市場,則是搞活農電企業的關鍵。然而,要轉換農電企業經營機製,特別是從深層次上進行改革,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一些長期困擾農電企業的問題從理論上要重新認識,在實踐中要大膽改革。困擾農電企業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農電企業的條塊管理製約著企業的發展

從目前管理體製看,農電企業的雙重職能,使其處於“條條”和“塊塊”的矛盾之中。由於政企不分,在電網建設、項目投資、負荷分配、電費回收和人員安置等問題上,農電企業直接受到政府和行政兩方麵的製約。農電企業實行收支兩條線,縣電力局要發展,上項目,需多方活動,而什麼時候能批準,常常是聽天由命。配網設備大多老化,超期服役,卻得不到更新改造。農電資產所提折舊計入農電企業成本,而縣電力局卻無使用權。地方政府認為縣電力局雖屬條條管理,但要服從地方政府領導,按地方政府的意圖辦事,而很多事主管上級和地方政府的意見不一,常把電力局夾在兩難之中。

二、農電企業尚無獨立法人地位

長期以來,電是由政府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由於電力工業的壟斷性和公用性,已使人們自覺不自覺地把電與市場分開。原來說縣電力局不是獨立核算單位,不具備法人資格,也無營業執照,但到地方政府部門辦事卻非要營業執照不可。一個經營了幾十年的縣級農電企業,是不是獨立的法人企業,連自己都弄不清,怎麼能做到自主經營呢?既沒有經營自主權,也不承擔經濟責任,既無壓力,更缺乏動力。實行經營承包責任製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但承包辦法的科學性,基數核定的合理性則對縣級農電企業影響較大。同時,企業外部環境多變,調整因素很多,是企業本身不能改變的。這樣,一方麵認為農電企業不實行獨立核算,不具備法人資格,而另一方麵卻往往把農電企業按法人企業來要求,使農電企業身分不明,進退維穀。

三、思想保守,觀念落後

自有農電企業以來,一直實行收支兩條線,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企業吃係統的大鍋飯。實行承包經營以後,企業隸屬關係未變,領導隻滿足於“安全不出事,指標能完成”,缺乏創業意識,安於現狀。

在當前一些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電力部門不但工資獎金能按時發,而且還年年升工資,使得職工“小富即安”的思想越來越嚴重,職工子弟寧可不工作也不到外單位,企業隻好全包,人員年年增加,企業內部人員過剩,人浮於事。用搞多種經營來減少主業人員,提高企業效益,確實是好辦法,但搞起來卻困難重重。最大的困難是觀念落後。農電企業領導怕失敗,怕擔責任。地方政府部門,見電力部門辦企業,就要安排人,若不安排人就會處處是紅燈。內部職工都願固守主業,輕鬆保險。

四、加強用電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用電管理是農電企業本身最後經濟成果的驗證。如果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將會直接影響農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加強用電管理。

1.首先是應收必收、合理計價、抄表準確。應收必收,這是用電管理中電費收繳工作的首要環節。電費是“電”的價值的貨幣表現,電費的電價不能違反價值規律,要遵守國家製定的電價政策,做好用電分類,因為同是1千瓦時的電量,因用途不同,又分成各種價格,因此做好用電性質,供電方式,容量種類等記錄,才能做到合理計價收費。同時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製定抄收考核和獎懲製度,以保證電費收繳過程中的準確核算,及時收費,做到應收必收。

2.充分發揮用電監查組織的作用。農電企業的用電監察人員的作用不能忽視。他們可以將正常電費回收工作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和處理。應當經常性地製度化地要求監察人員到各用戶單位,以六查為內容,認真開展工作。發揮用電監察人員的作用是堵塞漏洞、增加收入的切實可行的好方法。

用電管理中的表計管理決不能輕視。“表計”是農電企業經營“電”這種商品的一杆秤,表計準確與否,會直接影響農電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用戶的利益。例如,電表受溫度的影響,表的轉盤會有快有慢,如果電能表裝在室外,冬季則有3%的負誤差,電能表輕載時,由於摩擦力引起的誤差也會出現較大的負誤差。對上述情況調試不及時,表的容量和負荷容量匹配不合理,長期下去電能表的誤差就會更大。一個中等售電量的農電企業,十多萬隻電能表如果都出現上述誤差,它們之間的和將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再加上電能表上的其它因素,如人為在表上造成的竊電,表的機械不轉動,表的倒轉等,都會影響農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要充分發揮和加強表計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經常性地製度化地對表計進行核驗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我們農電企業這杆秤的準確。所以,決不能忽視對表計的管理工作。

上麵所述的提高農電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不是提高農電企業經濟效益的唯一途徑,可能還會有更好的途徑。但我們都應當明確地認識到:任何發展經濟增加效益的方法都需要人來操作。要使農電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一定要發揮人的作用,充分調動農電企業管理者的積極性,通過人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才能讓農電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勞動者總體素質是影響農電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構成生產力諸因素中,勞動者的位置最為重要,是生產力諸因素的主體,是唯一的具有能動性的因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勞動功能的千百萬勞動者形成一個總體,勞動者的總體素質,總體結構對生產力有著極大的影響。

從廣義上說,勞動者的總體素質包括企業領導者、管理者、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的素質,其書主要領導幹部的素質是企業興衰的決定因素;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素質是使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力量得以充分發揮的重要保證,工人的思想覺悟,科學文化知識,操作能力等以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在市場經濟體製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可以歸結為產品質量和成本之爭,產品質量和成本之爭是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之爭,而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之爭又是科學技術人才和勞動者素質之爭,科學技術成果是人創造出來的,企業有了完整結構的人才就有了一切。同樣,農電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也必須靠完整結構的人才來實現。因此,提高勞動者的總體素質已成為農電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