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是一種全麵性現代化管理模式,對現階段來講,應是全員參與管理的一種極為科學的方法。實現目標經濟責任製,能調動企業全員積極性,提高整體素質,增加經濟效益,對搞活企業具有十分重要指導和推動作用。
線損率在供電企業當中是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和貫徹“生產和節約並重”方針的重要標誌,近兩年來,由於縣內各類用電負荷發生極大變化,給節能降損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1.大工業普通工業生產及城鄉生活用電發生較大變化,用電量極不穩定,工農業生產用電量急劇下降,城鄉生活用電逐步上升,這種供用電形勢,給節能降線損管理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2.竊電現象相當嚴重,加之用電管理辦法不到位,特別是由於電沒有立法,人們對電是商品意識還比較淡薄,因此,在社會上竊電比較嚴重,造成有損電量明顯增加。
3.隨著國家經濟體製的改革,私人企業用電量不斷增加,一些高耗能用電設備從國營企業轉給私人企業,造成損失電量和竊電現象十分嚴重。
4.居民區高低壓配電線路布局不合理,65%以上屬於70年代後期架設,居民引戶線中蜘蛛網線為嚴重,多數線徑選擇不一,造成有損電量特別嚴重。
5.農村配電線路80%是70年代初期架設的,線徑過小,又處於常期超負荷運行狀態,超過經濟電流密度運行,線損較大。
結合蘭西縣農電局線損管理工作中的實際狀況,製定切實可行的降線損指標,下達給城鎮三個用電營業收費所及各農村電管站,采取依次加碼的具體方法,由中層單位向變台承包小組及農村變台承包電工進行分解指標,以保證總指標的實現。局總指標為8%,中層單位總指標為7%,基層單位總指標為63%。
為了保證局總體線損目標的實現,1993年由局主管局長組織用電、鄉管科與承包單位簽訂了合同,並納入局工作主要日程工作,作為統一考核的目標,然後由中層單位把目標分解到鎮內變台承包小組和農村變台承包電工,做到由上而下,層層分解,再從下至上層層保證線損指標的實現。除了線損建立三級管理體係外,還相應製定了目標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考核辦法。
一、管理降線損措施
1.由局線損專職人員,配合電能計量所及試修所等單位對用戶高耗能變壓器及高壓計量箱進行現場實測校驗計157戶,其中發現變壓器鐵損過大的用戶計59戶,高壓計量不準的有5戶,1993年共追回電量165萬千瓦時。
2.由局長帶領各科室對職工內部進行用電秩序整頓,動員全局職工對鎮內居民進行反竊電鬥爭,使竊電率明顯由17.8%下降為12.3%,少損電量110萬千瓦時。
3.申局成立營業稽查所和表計監察大隊,對全局各類用戶的抄表卡實行內查及現場核實,采取對抄表實行跟蹤抄表,當場核實電量與表計實際用電量相考核辦法,加強了內外降線損的管理,提高實抄率。減少抄表誤差率,1993年由於實施上述考核辦法共追回電量50萬千瓦時。
二、技術降損措施
1.改造不合理供電超負荷台區29處,更換高耗能變壓器25台,變台台區實行總表計量,居民用電實行母表與子表三級計量方式,鎮內居民表計均全麵進行了更新改造。
2.改造小線徑配電高壓線路16千米,低壓線路21.4千米,居民引戶線2500條。
3.1993年鎮內新架設杆雙排10千伏配電線路23.5千米,改變了過去供電方式。工廠機關與居民用電實行分別供電,在負荷調整電網經濟運行上達到了擇優供電。
4.對電壓降過大的偏遠居民供電區,新架設配電高壓線路6千米。進一步緩解部分地區電壓低,線路長,損失大的供電形勢。
5.用電、生技、鄉管等單位分別抽出強有力的技術人員,定期深入用電戶進行檢查,發現的不安全因素及時整改。1993年避免事故發生14起,減少了停電次數,確保國家財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從而體現了多供少損的原則。
三、保證線損指標的具體措施
1.局對承包線損的有關單位,在執行中積極發揮三獎一懲的方法。三獎:即完成降損指標總任務者,超額完成降損者,對反竊電有功者等實行獎勵。一懲:即對降損指標沒有完成或執行不利者,可視情節分別給予懲處。
2.線損目標管理和經濟責任製實行月考核、季評比、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具體落實兌現獎懲辦法。
3.根據降損措施,每季召開一次由主管局長主持的檢查降損計劃與實施情況的彙報會,每次會議有備忘錄及布置工作記錄。檢查內容包括方法、步驟、考核等一整套目標責任管理內容。
4.主管局長帶領有關科、室業務人員定期深入線損承包單位或變台承包單位,落實具體任務,發現問題.要就地解決,出現的較大疑難問題要納人局長辦公會,列入專題研究並妥善解決。
5.對線損管理實行全麵控製,對年初下達目標及措施要全麵進行檢查,同時將檢查結果在職工大會進行公布,不斷總結經驗,找出差距,評出先進典型。
實行目標管理,進一步強化管理體係,能增強企業全員完成目標總體意識,能提高執行單位和專業人員的集體責任感,充分發揮職工的總體功能並能加速提高農電企業工作效率。
進一步加強線損目標管理工作的實施,全麵落實經濟責任製,發揮獎懲製度的作用,能增強企業活力。
在降損工作中實事求是能妥善解決以往線損忽高忽低不穩定現象,能使線損穩步下降,更好地推動降損工作順利開展,從而增加企業業經濟效益再登新台階。
實行目標管理是強化農電企業科學化經營管理的一種手段,它在降損管理活動中具有導向、激勵、組織、協調計劃和控製作用,通過實施目標管理,可以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群策群力創企業最佳經濟效益。
股份製??農電多種經營企業發展的主旋律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電力行業三大支柱之一的多種經營首先衝入市場,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逐步從依靠主業“輸血”到向主業“供氧”,緩解了農電主業發展資金不足的狀況,解決了主業富餘人員的分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