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建立並完善的情況下,農電企業怎樣適應形勢需要,加快內部體製改革,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農電工作者麵前的一個緊迫問題。
我局屬直供縣,1993年完成售電量為3.3億千瓦時。但仍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經濟建設需要,由於資金短缺,應該進行維修、改造的輸電線路和設備得不到及時維修、改造、嚴重製約了地方經濟和企業自身的發展。因此,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吸收社會閑散資金為我所用已勢在必行。
一、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勢在必行
(一)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是市場經濟體製下農電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農電企業的體製,一直是國家所有、國家經營、獨家辦電的全民所有製體製。隨著農電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農電投資體製發生了變化,獨家辦電的格局正在逐步破除。我縣根據國務院《關於鼓勵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通知》,從1985年開始,在全縣範圍內采取“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集資辦電,截止.993年底,集資額已達383萬元,用此款項我們建成35千伏變電站一座,先後對5座變電站進行了增容、擴建、改造,集資額占整個固定資產原值的1/9,我縣農電企業出現了股份製雛形。隨著股份製這個市場經濟形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作為企業一種組織形式的股份製成了人們的自然選擇。
(二)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股份製是適應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需要而產生的。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經濟形態,也不具備確定的社會經濟性質,它是“中性”的。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三)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在建立市場經濟過程中,利用價值規律取得經濟效益前提條件之一,誠是按照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市場經濟的自然聯係,組織經濟活動。而生產力發展既有不同所有製企業之間的聯係,又有同一所有製企業內部各個經濟環節之間的聯係。這種客觀的經濟聯係要得以實現,必須不受不同所有製關係的限製,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重組產權關係,建立現代企業製度,使它既能保持不同所有製關係的存在,又能滿足生產力發展所需分工與協作的自然聯係的客觀要求,實現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統一,而股份製正是實現這種統一的最佳經濟形式。
二、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的設想
在農電企業中,怎樣實行股份製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製的需要呢?從我局情況看,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工作。
(一)農電股份製企業,應堅持五個基本原則
1.必須保證國家控股,堅持國家經濟為主,個人經濟為輔的原則。
2.必須保證黨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3.企業內部必須健全組織製度,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能較好地發揮作用。
4.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章程和管理製度。
5.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係。
(二)具體方法步驟
1.思想發動。必須搞好廣泛深入的思想發動和思想教育,以便解除幹部職工的思想顧慮,掃清思想障礙,為今後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2.搞好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工作。由縣財政局、人民銀行、稅務局和部分職工代表組成7~9人小組,對企業進行資產評估。其結果得到各方確認後,作為劃分股權的依據。
3.確定股權。在確認股權時,股份的設置共劃分三部分,即國家股、集體股(最初投人的資金、土地及企業曆年積累:)、職工個人股。同時,每個職工應繳納和基本股同等金額的現金作為風險股,這部分股金,既有受益權,又有所有權,可以轉讓、饋送和繼承。
4.起草章程,招股擴股。起草章程要根據國有、省、地、縣有關股份合作製的規定和農電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企業招股可分為兩種,即普通股和優先股,普通股的特點是不保本,有風險,紅利分的高,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優先股的特點是保本保息9紅利低,無風險,無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5.召開會議,建立組織。企業在募股成功後,召開由全部股東參加的創立大會,聽取審查關於設股份製企業的報告,討論並通過企業章程,選舉董事會和監事會,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構。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企業法人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吸取職工的資金入股,密切了職工和企業的關係,對縮小不平等現象和勞動差別以及加強民主管理,發揮勞動者智慧和創造性都是有利的。實行按勞分配,按股份紅的分配原則,真正體現了股份製企業的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的雙重身份,改變過去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狀況。通過集資入股,不僅為農電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又使閑散的資金和消費獎金轉化為生產資金,有利於企業擴大再生產,有利於抑製超前消費、穩定市場,平衡供求關係。有利於發展各種橫向經濟聯合,形成企業:集團。隨著農電企業股份製的實行,使不同所有製、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電企業按照發展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形成合理的分工,優勢互補。
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一是維護了民主決策製度,有利於決策科學化和防止個人獨裁。二是割斷了企業和政府行政機構的臍帶,把企業變成了無主管單位的法人企業。三是實行決策權與經營權分開。局長(經理)僅以公共意誌執行者的身份經營企業,可以防止企業個人承包中出現的化公為私現象。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可以強化企業職工的主人翁精神,職工參與市場調查和企業管理,成為企業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每位職工的聰明才智,為企業分憂解難將成為企業職工的自覺行動,社會主義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得到充分發揮。農電企業實行股份製可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加快農電發展步伐。以我縣為例,1985年以來,通過國家投資和地方集資,新建、擴建、改造變電站6座,主變容量增大,變電能力已基本形成,但輸電能力受阻。許多線路是70年代初設計建造水平,改造這些線路需要大量資金。實行股份製後,可以吸收國家和地方企業及個人人股投資,加快農電發展步伐。
農電企業要想適應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製,真正成為地方經濟起到“保駕護航”和“先行官”的作用,,就必須加快內部體製改革步伐,穩步紮實地向股份製過渡,盡快實現農電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躉售縣電力局改革探索
一定的經濟製度決定著經濟體製的根本性質和主要特點,規定其發展方向,當經濟製度建立以後,經濟體製的選擇是否正確,對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的建立和完善,電力行業的躉售轉供的現行經濟體製已不能適應農電建設發展的需要,深化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