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農電是電力工業的組成部分,服務農業、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經濟是電力工業服務宗旨的進一步深化。為此,地方政府要下決心改變電力有利可圖的傳統觀念,給農電企業以充分的理解、支持、關心和幫助;電力部門要努力克服電力企業高度集中的大統一傾向,變封閉式經營為開發型經營,變部門管理為行業管理,消除農電條塊封鎖和分割的局麵。
其次是要真正實行政企分開。政企不分使農電企業受到的行政幹預較多,隻有真正實現政企分開,即國家法律法令所規定的屬於企業的職權,各級政府不要幹預;下放給企業的權力,上級主管部門不得截留,實行宏觀控製、統籌規劃、信息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檢查監督,為農電企業“轉機建製”實現其自主經營創造寬鬆、和諧和環境。
第三是要向內使勁,苦練“內功”,不失時機地搞好企業內部經營機製的轉換。
1.改革現行財務核算體製,不斷增強農電企業自我發展能力。一是改統收、統支核算製為“內躉內管”上繳利潤包幹製,以提高農電企業自我積累、滾動發展的能力。1994年,我局已被上級確定為“內躉內管”試點單位。經測算,全年預計可創銷售收入6910萬元,在完成上繳任務之後,企業留利可望達到300萬元,從而獲得生產發展和技術改造資.金近.50萬元。由此可見,“內直內管”上繳利潤包幹製,既增大了對基層的壓力,同時又增強了活力,是農電企業財務體製改革的有益嚐試。二是改無償集資辦電為有償投資辦電,充分調動全社會辦電的積極性。今後對地方、企業、個人以及外商辦電,都應製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利用利息、股息、電價,電量等經濟調節手段,使投人者獲取收益,得到實惠,以加快集資辦電和農村電氣化的進程。
2.不斷深化農電企業“三項製度”的改革,完善企業的運行機製。農電企業目前所進行的改革,無論是改革的深度、還是廣度,離“幹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高能低”的改革目標相距甚遠,具體地講,還應從以下幾點做出努力。一是在勞動製度改革上,對外要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招工辦法,對內通過合理勞動組合,全麵實行勞動合同製。二是在人事製度改革上,要徹底改革幹部、工人的身份界限,中層幹部實行“雙向選擇聘任製”,各類專此技術管理人員實行“雙向選擇組合聘任製”,逐步形成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新的用人機製。三是在工資製度改革上,推行以崗技能工資為主要形式的職工收入分配製度,使工資、獎金、福利按其責任大小、貢獻多寡、業績優劣、技能高低浮動,把職工的勞動所得與勞動成果緊密掛鉤,真正做到責任、權力、利益和效績“四統一”。四是完善企業的配套改革。動員、組織職工積極參與住房製度的改革,實施職工待業保險、醫療經驗,養老保險製度,為深化企業改革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盡管農電體製還存在著不少弊端,但隻要我們堅定改革的信念,堅持走“轉機、建製”之路,這些弊端就一定能克服,農電企業一定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試論農電營業活動分析中的三大綜合指數及其關係
反映農電企業經營成果的核心指標是農電提成。我們在進行營業活動分析時,圍繞農電提成這個核心指標,有三個綜合指數,即:提成電量綜合指數;提成電價綜合指數;提成電費綜合指數。對三大綜合指數及其關係進行分析、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農電提成電量綜合指數??綜合電量損失率
電量損失率是指損失電量與購入(或供)電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