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偶像電影的唯美主義(1 / 3)

韓國偶像電影的唯美主義

新銳視點

作者:盧強

[摘要]唯美主義對純美感的追求是其核心所在,而韓國偶像電影充分吸收了唯美主義的內涵,無論是在情節上還是角色選取上,都給人審美上的衝擊。在不斷追求唯美主義的道路上,韓國偶像電影已經不單單是在某幾個方麵上做文章,而是更加深層次地去挖掘角色情感的表達和細節的處理,盡可能豐富唯美主義的體現方式。韓國偶像電影用超商業化的包裝,對角色和場景進行更高層次的修飾,給觀眾帶來新的視覺審美衝擊。

[關鍵詞]唯美主義;情感;韓國偶像電影

韓國偶像電影市場化的經營,經過商業包裝後具有獨特的審美文化特色,形成了能夠吸引觀眾並為之喜愛的重要亮點,而且韓國偶像電影在角色的設定上更是遵循著唯美主義,同時韓國偶像電影多以悲情劇情凸顯唯美主義。本文通過剖析韓國偶像電影,從而挖掘其中的唯美主義。

一、唯美主義在韓國偶像電影中顯現

19世紀後期,英國的藝術與文學領域中,由濟慈、戈蒂埃、王爾德等人帶領興起了一場組織鬆散的反社會運動,後人稱之唯美主義運動。“唯美主義引導藝術潮流”是當時這場運動提出的口號,他們認為“藝術誕生的意義本就是人類在感官上、靈魂上得到享受,從而向人們傳達思想或道德上的真諦”。所以,說教等一些元素不應該出現在藝術中,藝術是純美感的表現。他們日思夜夢地追求那種純美感,認為這才是藝術的核心,同時主張生活源於藝術。

而本文所剖析的韓國偶像電影中唯美主義的“唯美”,主要是聚焦在韓國偶像電影是如何竭力追求和展現美的,以及如何將這些融入韓國偶像電影的“骨血”中去,由此韓國偶像電影也打造了別具特色的文化輸出品牌與標簽。

(一)唯美主義的角色構造

角色特點:韓國本就是個樂於“創造美麗”的國家,所以韓國偶像電影中從來不缺乏帥哥美女。韓劇中女演員基本長發貌美、氣質優雅,男演員大都身材修長、麵容姣好,這也是韓國偶像電影如此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偶像劇在改造身體、凸顯身體的過程中創造出了自身獨特的視覺藝術語言,偶像演員的身體不僅是快感凝視的對象,還是引導消費的視覺宣傳媒介。而近幾年韓國偶像電影中男主角更多地表現為女性化,這也揭露了現如今大多數女性觀眾內心審美標準的變化,投射出女性觀眾內心對唯美主義的遐想。這也是隨著消費社會應運而生的必然產物。

角色個性:在韓國偶像電影中,主人公角色的個性構造也要凸顯出完美主義的構造模式。男主人公角色個性通常有情、有義,有為他人犧牲的精神;女主人公通情達理、隱忍,成為完美女性的化身。例如《不眠之夜》中男主角金洙憲對女主角金周靈的愛,卻因在婚後對要孩子這件事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我在路上最愛你》中女主人公在劇中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男女主角都是身世可憐,正是有了這樣相近的遭遇,才有了後來的彼此相愛、彼此信賴,由此舍棄原有的遺憾,擁有了一份簡簡單單的幸福。《我們接吻吧》中,漢城某雜誌社的女記者宋蓮花平時不愛打扮,不善與人接觸,但是工作認真。因采訪演員而延誤了和男友的約會,為此男友離她而去。失戀後,情緒低落,做事無精打采。韓慶鉉是雜誌社新近聘用的攝影師,他為人正直、謙虛、熱情。總編將慶鉉和蓮花分在一組,為了使蓮花走出失戀的陰影,慶鉉盡其所能幫助蓮花。在采訪中,蓮花逐漸了解慶鉉的為人,並對慶鉉產生好感。好事多磨,經過一場磨難,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這樣的情節設置以及角色個性的構造往往讓觀眾深陷其中對夢幻的角色無法自拔。

(二)唯美主義的主旨設定

韓國偶像電影的主旨總是在以感情糾纏為主線穿插全片,將情感拉到極點,讓情感高於其他一切。因此在韓國偶像電影的前期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悲情愛情故事。韓國偶像電影具有商業性、規模性、娛樂性、流行性和普世性的特征,如早期的韓國偶像電影《狼少年》《人間中毒》《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及其強烈地觸發了人們內心對審美的需求以及渴望,充斥了“悲情美學”的渲染力。在之後的韓國偶像電影中,雖然也有少部分韓國偶像電影改變了女主角必然死去的劇情發展,但是情節的發展依舊是情感戲居多,借此感動觀眾。主人公這種為愛生死的情節設定,本就注定了感情主線往往是愛到極點或是恨到極點,在這種感情劇情的大起大落後,實現了情感在唯美主義下的感情升華。例如《當男人戀愛時》,人到中年的太逸寄住在哥哥家,生活破敗,一直以來過著幫放高利貸的人討債的遊離生活,在他看來借出去的錢必定要收回來,自稱牧師卻不通人情,總是從褲子開始打量陌生女子,似乎與“愛情”這個詞毫不相幹。一天當太逸去要賬時,在醫院與一個叫皓婷的女子相遇,於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愛情。當太逸準備要為自己的人生幸福做最後一搏的時候,卻出現了意外,於是他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僵局,這樣坎坷的生活劇情再一次凸顯了唯美主義。《狼少年》中的男主角是一個被人們當作怪物的狼人,他與女主角之間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但是就在情節平緩發展的時候,男主人公卻被一幫組織抓走,最後男主角逃出來找到女主角的那一段,主角在命運坎坷和角色之間感情糾葛之後的平靜,給觀眾一種情感上的反差以及審美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