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的電影藝術風格
導演評述
作者:王敏
[摘要]有“純愛電影教父”之稱的岩井俊二是日本著名電影導演、作家及紀錄片導演,並被譽為“日本新電影運動旗手”。岩井俊二的電影題材大部分以純愛、浪漫、暗戀及物哀為主線,電影鏡頭也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征,通常在色彩上進行藝術化處理,並且在影片中即使直麵死亡,也設計得唯美而賦有詩意,同時岩井俊二善於運用不同的剪輯手段對電影進行剪輯處理,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本文闡述了岩井俊二的生平,分析了其電影題材的感情藝術特色,並對他的電影鏡頭藝術特征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岩井俊二;感情藝術;鏡頭藝術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起,日本電影開始複蘇,自此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日本新電影運動”。岩井俊二作為在這場運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為日本電影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拍攝的電影以清新獨特的影像風格及豐富細膩的感情為主要藝術特色。岩井俊二除了在電影方麵有造詣以外,在文學、美術、音樂等方麵也頗有成就,他電影方麵的成功來源於其多方麵的藝術修養,他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全才。
二、岩井俊二作品
岩井俊二,日本電影導演、作家及紀錄片導演,被稱為“日本新電影運動旗手”及日本最有潛質的新近“映像作家”,同時被中國影迷尊稱為“日本王家衛”。岩井俊二於1995年推出了電影處女作——《情書》,引起國際電影界的轟動,該影片被評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具影響力作品,並成功地推動了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壇的複蘇高潮,次年,岩井俊二推出了《夢旅人》和《燕尾蝶》,其中《燕尾蝶》成為岩井俊二至今為止最具震撼力的影片。之後推出了《四月物語》《愛的捆綁》《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花與愛麗絲》等精彩影片。岩井俊二的每一部影片都有其不同的藝術特色,堪稱經典。
1987年,岩井俊二畢業於橫濱國立大學。求學期間便開始對8毫米電影產生興趣,並進行研究。1985年拍攝《米娜傳說》,但並未得到當時電影界的認可。畢業後,他因不滿日本電影界的束縛,轉而投身電視行業。之後的幾年時間內,他一直從事MTV、廣告或有線電視台導演工作。電視行業的工作內容與經曆對他之後拍攝電影的藝術風格產生了極大影響。
從事電視行業的幾年時間內,岩井俊二先後拍攝錄製了MTV《在太陽照耀的山坡上》、電視連續劇《我的孩子是個陌生人》《被驕縱的人》《瑪利亞》等多部作品。岩井俊二的才華在電視行業初露鋒芒。隨後在1992年,他拍攝了《夏之物語》《鬼湯》《來殺我的男人》《螃蟹罐頭》等精彩絕倫的電視作品。1993年,岩井俊二拍攝的《飛上天的煙火,是從下往上看,還是從側麵看》獲得了1994年的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新人獎。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並非電影作品,而是屬於電視劇行列,也由此看出,岩井俊二的電影藝術修為已經得到了日本電影界的認可。而1994年,他拍攝的電視短劇《愛的捆綁》更是獲得了1995年柏林電影節的NETPAC獎,岩井俊二的電影生涯正式拉開帷幕。
1995年,岩井俊二拍攝的首部電影《情書》引起了日本乃至國際影壇的強烈反響,影片不僅被看作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日本《電影旬報》授予岩井俊二最佳導演獎,同時,該片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之後,他拍攝了《夢旅人》《燕尾蝶》等經典影片。《夢旅人》以精神病患者為題材,該片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中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而《燕尾蝶》耗資500萬美元,成為迄今為止岩井俊二最重要的代表作。1995年可以說是岩井俊二創作的一個高峰期和收獲期。
岩井俊二的才華不僅表現在電影藝術上,同時他對音樂、文學、繪畫也深有研究。他憑著對電影事業的熱愛,在電影創造中表現出嚴謹、慎重的職業態度。例如,1998年他創作《四月物語》後花費了八個月的時間親自對影片進行剪輯拚接處理,力求作品的完美。而影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是他與小林武史的第二次合作,其中影片的多首歌曲是由岩井俊二創作完成的。2004年,他創作的首部喜劇電影《花與愛麗絲》中的音樂也都是岩井俊二本人創作的。同時,他還出版了三本小說——《情書》《燕尾蝶》和《華萊士的人魚》以及《垃圾筐裏的戲劇》和《現在和那時的岩井俊二》兩本散文。另外,他還將《情書》《燕尾蝶》改編為漫畫。這些藝術成就奠定了岩井俊二在電影創作中的藝術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