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2 / 2)

小說最後,是十幾位人物的事跡補記,寫到傅善祥,我的女主角,當寫完預期中最後一行“萬千女子之才,湮滅在浩瀚史冊,事不可考,無聲無息”時,仿佛神在差使,雙手不停又打出一行字,把自己嚇了一跳——

“而我此刻,分明見她回頭一笑。”

後來我去了一次鈔庫街,兩邊都是鋼筋水泥樓,跟我想的、寫的都不一樣,當然不一樣了。

《傳道書》裏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不知道街上的石板鋪過了幾層,可我知道她走過。

陳麒淩

2016年11月9日

於稍微有點涼的陽江

《紅塵如泥》(原名《天國夢之女子有才》)

榮獲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審意見及作者獲獎感言

一、評審意見:

陳芳明(台灣政治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中文係教授)

傅善祥,一位拒絕纏足的女性,從知識啟蒙的時期,就已經對傳統價值與製度抱持強烈的批判態度。她的思維,正好與道光年間太平天國運動銜接起來。這部小說,把一個超越時代的女性,置放在風起雲湧的社會變化關頭。從史實來看,正是中國封建文化到達曆史末端的階段,素樸女性意識的抬頭,與民間對腐敗清廷的不滿正好不謀而合。這篇小說之所以吸引人,便是在於找到一個恰當的時間點,使整個故事剛好可以介入。

林載爵(台灣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上海書店董事長)

太平天國崛起時,到底對多少家庭造成衝擊?作者以傅善祥為中心,勾勒民間社會在時代浪潮中的浮沉真相。在感情方麵的刻畫,相當傳神地描繪出女主角的剛柔並濟。傅善祥曾經遭到張繼庚的退婚,卻又在天國王府裏重逢,但是另一方麵她又被天王楊秀清的霸氣所吸引。

楊照(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台灣作家、文學評論家)

太平天國的曆史,曾經受到太多負麵的評價。作者有意翻轉長久以來被貶抑的史實,同時,也企圖翻轉傳統女性的身份、地位。具備這兩種翻案的使命,使這個故事特別令人期待。這篇小說,脫離章回體的限製,注入許多現代思考,幾乎可以放手一搏。在重要關鍵處,作者似乎忽略了女性的心理描寫。在清廷與天平天國之間,在傳統價值與女性反抗之間,在楊秀清與張繼庚之間,其實夾帶著太多矛盾衝突。作者都隻是停留在表明的敘述,未能深入女性的心理世界進行探索。但是作者的努力,應該得到肯定。

二、作者獲獎感言

這是我第一次寫曆史小說,這個嚐試讓自己都感到驚訝。

可我想寫,在19世紀晚期的金陵,那些在傳統和變亂裏哭過笑過掙紮過最後無聲無息湮滅的女子,我想替她們說話。

知道曆史小說難寫,仿佛戴著鐐銬的飛翔,一手是考據,一手是想象,動了筆才知道不容易,幾番難以為繼的時候,想到星雲大師“人生永不退票”的教示,還是埋頭寫下去,這個過程也讓自己感到提升和獲益。

感謝評審們的鼓勵,你們給了我一張入場券,我會好好珍惜。

感謝星雲大師的無私仁愛,讓慈慧的光芒灑在我衣襟上,我當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