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想到的就是利用後麵的竹林編東西拿出去賣。
外婆有雙很能幹的手,她們這些年用的除非自己辦不到,不然都是外婆自己動手做,受外婆教導,這簡單的編製她也是會的。
有了奮鬥的目標,九月立即忙碌起來,祈稷留下的那把柴刀也被極大限度的運用了起來。
祈喜自那天來過之後,每天收拾完家裏便過來陪九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到九月居然還會編籮筐之類的東西,驚訝之餘,她來得更加的勤快。
在祈喜的幫忙下,僅僅半個月的功夫,九月的小屋已經煥然一新。
外麵的水坑也被徹底的收拾了一番,除了拓寬了些許,邊上的雜草也全清了去,九月還找了石頭把邊沿壘了一圈,上方搭了個小小的竹棚子,上麵用竹筒當管子接引著這些水流。
水的源頭很高,看著並不可能是墳地那邊過來的,所以,九月用著也很放心。
屋子外麵,除了原來的竹籬笆,九月又把邊上的也圈了起來,早上起來頭一件事就是翻一翻這些地,清一清土裏的草根,隻等著有了銀子就去買種子種上。
屋子門也換上了九月費勁弄起來的竹門。
而屋裏也多了許多竹子編的東西,像裝衣服的櫃子,像能收納東西又能當桌椅的大小竹幾簍子,還有小小的圓圓的帶蓋的針線籮子、收納小物件用的收納盒子。
這些東西,比起外婆編的顯得粗陋了些,可看在祈喜眼裏,卻是了不起的手藝了,臉紅了三天,她才不好意思的開了口,管九月討要了那個帶蓋的針線簍子。
而廚房裏,也多了個竹編的碗櫃、裝米、裝麵、裝各種幹菜的簍子,九月喜歡把這些都弄上蓋子,所以,這些東西蓋好後可以疊在一起。
祈喜自然也喜歡,隻不過不好意思再提,九月也不會大方的主動說送她的話,她現在沒有那麼多功夫,這段日子,吃的都是祈喜送來的東西,每次她總是說是祈豐年的意思,九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便想著早些賺錢好自食其力。
這一日,祈喜收拾完家裏的事情,提了些米麵又過來了。
九月坐在院子裏拿著柴刀削篾絲,工具有些不趁手,卻也聊勝於無。
“八姐,鎮上的集市是什麼時候?”九月手上不停,抬頭看了看祈喜問道,屋裏已經攢了不少的籮筐,跑一趟應該也有不少了。
“三六九大集,後兒就是呢。”祈喜進門抱了個竹編凳子出來,坐在九月身邊幫忙整理篾絲,粗的細的都要分類出來,九月用的時候才好方便拿,“要去集上了嗎?後天我和爹說一聲,陪你一起去吧。”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是了。”九月下意識的搖頭。
“這麼多東西,你一個人怎麼拿?”祈喜卻堅持,“你還沒去過鎮上吧?一個人去萬一走岔了怎麼辦?”
九月想了想,這倒也是,她這十五年都是在落雲山上,雖說在這兒生活了十五年,卻跟初來者沒什麼區別。
“一會兒我回家問問爹,這大籮小筐的是個什麼價兒,我們總得有個數嘛。”祈喜回頭瞧了瞧,倒是顯出幾分興奮來,她還是頭一次賣東西呢。
“也行吧。”九月沒有拒絕,之前她還想著到了鎮上再打聽打聽,不過,要是祈豐年真知道價,她倒是不排斥,“一會兒帶幾個樣子回去問吧。”
“噯。”祈喜點頭。
姐妹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編著東西曬著太陽,日子倒也安寧。
祈喜回家的時候按著九月說的,每一樣都帶了一樣回去。
第二天,祈喜便帶回來了消息。
“這大的,爹說值個十文錢,這扁的五文,這幾個帶蓋子的簍子,爹說編得精致,可以賣得高些,十二文最低,這針線簍子也值個十文,還有這些小的,兩文到五文都可以。”祈喜把帶回去的東西又一個一個的擺回到九月麵前,“爹還說,讓我們別去菜市口擺,那兒要收三文錢呢,還有,也不能離街太偏了,鎮上有些浪蕩子總是在那兒欺負人,我們兩個女孩子去會吃虧,九妹,明兒我們什麼時候出門?趕集的都很早,最好卯時前能到鎮上,這樣能挑個好位置。”
九月靜靜的聽著,她知道,這些都是祈豐年說的。
“那就早些吧。”九月點了點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獨木橋,“明早你來了就別過河來了,在那邊喊一聲就行。”
祈喜回頭瞧瞧那根木頭,又看了看九月,兩眼彎彎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