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作者:李喬
人們都叫他“三哥”,這稱謂裏有熱情和倜儻,與他本人的腔調一脈相承。他是苗僑偉,是盛極一時的“無線五虎”之一。2004年複出後,他很快東山再起,成為香港人氣中年男星中的拔尖人物。他舉止裏的優雅與邪魅交纏,瞬間迷倒一大票粉絲,更讓一幫新生代小生望塵莫及。
我本身是一個演員,後來從商,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我接觸了很多商界的人,也在商界學了很多東西,重回演藝圈後,最,才發現我最喜歡的、最有興趣的還是人生最初的這份職業。
采訪三哥是在《花開半夏》發布會現場,他作為大牌壓軸,訪問便在他候場的間隙插空進行,錄音筆一並收錄了他朗朗的笑聲,以及眾多粉絲的呐喊聲。實在沒想到,追隨他的竟是這樣一幫青春逼人的小女生,她們情懷裏的羞怯和舉止上的大膽,交織出一種鮮見的浪漫。三哥很珍惜這幫孩子,有那麼一會兒,他被圍湧而來的粉絲擠到牆邊,他好脾氣地把手臂架在牆壁上,一本一本耐心簽名,笑容明朗而溫暖。
沒有任何客套,我進到休息室,直呼:“三哥!我來做你的訪問。”他爽朗大笑,很隨意地往沙發裏一靠,施施然道,“好啊,我們開始吧。”
麵前的三哥,高大俊朗,綠衫白鞋黑色褲,戴黑超,乍看跟三十多歲的後生相差無幾。他的綠衫袖管卷起,手臂筋骨分明,肌膚閃著健康的麥色光芒,一看便知熱愛運動。且他是做過大生意的,鏡片後的眼睛犀利明亮,一言一笑間氣勢十足。
他是在光影中修行半生的人,演過近百部影視劇集;他也是生意場上久曆沙場的人,自創眼鏡品牌,連鎖店開至50餘間,後成功賣盤;他更是在華人高爾夫球協會贏過50多場國際賽事,得過30多個場次冠軍的人……聊到這兒,他來勁地說,“我喜歡打高爾夫,家裏獎杯有好多!”我說,“你的人生比戲裏的角色更豐富多彩。”他笑,氣定神閑,“做過生意後,我更覺得人生如戲,現在圈子的大環境也變了,我還要學習。”
這應該是一個男人最好的時候吧,就像一本豐厚的書,翻開來,讀下去,需要耐心,更需要恭敬心。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毫無疑問,港劇的黃金期屬於苗僑偉那個時代。
那是八十年代的香港,亞視、無線雙雄對峙,明星製造機製已趨成熟。而善於打造新人的無線電視台更像一個夢工廠,一期期藝員訓練班,把一大批出身平凡的孩子帶到夢想天堂的門口。這些做夢的孩子中,就有梁朝偉、劉德華、苗僑偉、黃日華、湯鎮業。他們的名字,如今已在華語世界熠熠生輝,而對於生命中這段最值得珍惜的花樣年華,他們的記憶也是共同的。
從1979年開始,五人陸續考入藝訓班,這些帥氣的年輕麵孔,正是無線孕育的第二代小生班底。一年藝訓班畢業後,他們開始聲名鵲起。1981年,《過客》捧出黃日華;1982年,《獵鷹》發掘劉德華,《十三妹》成就湯鎮業;1983年,梁朝偉交好運,接連出演了《鹿鼎記》《倚天屠龍記》。同年,苗僑偉也成就了一個經典熒屏形象,那就是《射雕英雄傳》中的楊康。楊康外表風流倜儻,性格多變複雜,而苗僑偉扮相英挺,表演老辣,霎時紅遍大江南北。
從此,無線對五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青睞有加,遂打出“五虎將”旗幟,並迅速打響知名度,將他們推上港劇史上的一個高峰。
而83版《射雕英雄傳》更是港劇傳奇中的傳奇,以它今日仍然重播的幾率來看,其藝術魅力和影響力可謂深遠。三哥在複出後接受某次訪問中笑言,內地觀眾對《射雕》的情感,令他的好兄弟黃日華如今過來做活動,仍被觀眾“郭靖!郭靖”地親切呼喊著。而他的楊康,也成為風流瀟灑的標誌性人物,代表邪魅入骨、俊朗有型的男性種類。
有趣的是,世間男人,大抵分為郭靖和楊康兩類,而女人對男人的選擇,也分兩類。郭靖代表秩序和安全,卻稍顯不解風情;而楊康代表自由和危險,且英俊瀟灑,更能迎合年輕女孩內心蔑視教條,渴望自由的心願。這也許正是楊康比郭靖更受女性觀眾歡迎的原因,他讓女人喜歡“壞男人”,其實正是代表她們對另一個世界的向往。而演藝圈也有個說法,演壞人比好人更過癮,把壞蛋演得令人糾結難舍,那更意味著演技好。
三哥確實已經演過太多“壞男人”了。
在“五虎時代”,因他戲路最廣,古今忠奸,剛柔相濟,所以在他與其他四虎搭戲時,頗具反襯意趣,特別是與黃日華的苗奸忠黃格局,始於1981年的《過客》,盛於1983年的《射雕》,到1984年的《決戰玄武門》,直至1985年的《碧血劍》。同時,他在皇室貴族與翩翩公子的駕馭上極具表現力,最具代表的是《決戰玄武門》中的李世民與《楚留香傳奇》中的香帥,甚至他客串《絕代雙驕》中風神俊逸的玉朗江楓,也成為古裝武俠劇中最經典的一個人物形象。
在2004年複出後,他在《歲月風雲》裏的花花公子華文翰,《賭場風雲》裏亦正亦邪的喬正初,《學警狙擊》裏的黑社會老大江世孝,《兄弟》裏心機深沉的譚頌堯,《刑警2010》裏的花花幹探米安定……這些角色,無一不是個性複雜、邪正難辨,偏偏還倜儻有型情深義重,令人觀之唏噓不已,欲罷不能。
不知是不是這類角色演多了,以至於他到了現在這個年紀,眼角眉梢處細微的風流仍在。
我問他為何偏愛這類角色?他說,“做生意,是我人生經曆上的一次大磨練,我看到了很多東西,也經曆了很大的起落,這是一個不錯的經驗,對於現在演戲來說,對角色與以前的看法不一樣了。我比較喜歡,也比較想演複雜一點的人物,人生如戲,現實裏的人比戲裏複雜得多。”
如他所言,人生如戲,無論淡出還是複出,皆充滿戲劇意味。2002年,三哥把眼鏡生意賣給澳洲一個財團後,整天打球玩樂,如富貴閑人一般。有一天他遇到無線的總監製梁家樹,問他有沒有興趣再回來演戲。“我當時黑黑的,胖胖的,根本沒有準備複出。他的這部戲叫《學警雄風》,蠻勵誌的,他想我演一個很威嚴很正直的警校教官,因為從來沒演過,就想要玩玩,而且生意已經賣盤,有大把時間,結果玩得不可收拾,把戲癮給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