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失戀33天》 天時地利人和的精簡版電視劇(1 / 1)

影評

作者:崎路

《失戀33天》的前身是一個樓台高築的豆瓣帖子,各種類型的年輕人在圍觀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翻倒著自己心中的苦水,圍繞著共同困惑惆悵的感情問題七嘴八舌地吐槽著大麗花的失戀日記連載。原名鮑鯨鯨的作者順水推舟,將這篇初具雛形的連載日記出了書,最後不僅本人走出了困境尋得新歡,小說的電影版權也被滕華弢買到從而修成正果。

整個過程決定了這部電影的生命軌跡。它有著最接地氣的話題,有著土生土長的網絡式語言思維方式,原汁原味的北京腔和冷笑話,再加上一堆新時代心靈雞湯式的情感格言,影片變成了一杯足以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強過變心男友百倍的美味冰淇淋。

用一群在熒屏上深得群眾基礎的大熟臉來演繹這個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再合適不過了。文章的新生代大眾情人形象由此從小銀幕躍升至大銀幕而更加清晰,他的個性色彩在本片中趨向極致而偏向了中性化,多變的精巧小開衫加黑框眼鏡,渾身上下言行舉止間充斥著文藝小青年的時尚基因,一副賤兮兮的惹人模樣可直接兌換成台下的鮮花掌聲和白花花的銀子。多有潑婦之嫌的婚禮現場惡整前男友一段,成為了王小賤身上雜糅的中性氣質和部分男子漢氣概的終極爆發。中戲同班同學白百何的頹廢茫然恰到好處。張嘉譯飾演的大好人形象也是影片中分量頗重的溫暖,一個理想化的好老板給了所有都市白領彌補現實不堪的機會。

光棍節前夕,在短信、網絡、各大商家將戀愛話題炒的沸沸揚揚的時候,《失戀33天》將各種笑料和治愈性極強的情節打包放送,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毋庸置疑成為了年度票房黑馬。

顯然這片子怎麼看怎麼不像電影,除了片頭幾段別人的分手現場,中間有兩段閃回,這些還多少有點時空的分解外,全片是無聊至極的中景接中景,中景接全景,全景再接中景的弱智拍法。出身電視劇的導演照圖施工式的作業在大銀幕上的創作幾乎為零,影片的靈魂全都係在鮑鯨鯨一人身上,貫穿始終的大量旁白和正反打的喝茶、喝冷飲、喝咖啡段落,讓一部徹頭徹尾的電視劇躍然銀幕。而且可以設想,這個故事用來做成二三十集的電視劇也難有更多的擴充空間,它隻適合這兩個小時左右的敘事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裏,笑點的量也達到了上限,影片的能量也足以充分燃燒。這是一個聰明的營銷案,電視明星聯袂出演,個性人氣王大顯身手,時下的婚戀情結喚起了一定的觀眾情感共鳴和話題效應,沒有重磅炸彈的檔期讓這個小成本電影賺的盆滿缽滿。

放大了看,你可以說它是一個怪胎,是一個市場的笑話,即便無奈,這樣的影片還是生命旺盛地存在著。但從影片上映之後的輿論導向和觀眾反應來看,觀眾並沒有太嚴重的霧裏看花般的蒙昧,反而是越來越清醒,大多數觀眾知道自己消費的隻是一杯可口的冰淇淋,在初映的幾天不冷靜的狂歡之後,影片的大眾評分也在一點點下滑,所以,還是且將其看做是一次還算成功的網絡小說搬上銀幕的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