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說,怎樣與他人、與這個世界相處,事實上也就是與自己相處。
“父親”的告誡美國大富豪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一封信值得現代人深思。兒子:或許你會笑我,有什麼事需要借這種間接的方式表達呢?但恐怕你無法想象得出,當你昨晚跟我說要向公司借1000美元度過這兩個月時,我有多麼驚訝:我們擁有成千上萬資產的大公司的經理,竟說什麼現在“一文不名”、“手頭很緊”!
我想說的是,你要盡量避免為打發時間而到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閑逛,並且少看廣告減少不必要的購買欲望。如此一來,你會很驚訝地發覺自己的心思已不在物質上打轉,而專注於美好持久的事物上,對工作更加投入。
如果你要擁有財富,第一件事要先學會如何依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也就是如何控製你的開銷。賺500元花400元,會給你帶來滿足;賺500元花600元可就慘了。我是說,當你的開銷大於收入,就表示你有麻煩。
我曾認識一個人,收入很低,但還住公寓。他借了10萬塊錢創業,結果他拿著這錢帶老婆孩子去迪斯尼樂園玩了6個禮拜,回來時連給孩子買新鞋子的錢都出不起了,他的家人從此再沒好日子過,而他為了彌補破洞,幾乎葬送在無盡的工作上。
他因為沒有學會控製開銷,付出了很大代價。我想你應該也已經注意到了,當前有許多年輕人禁不起欲望的誘惑,胡亂花錢,入不敷出的結果,使自己不得不舉債度日,被錢搞得焦頭爛額。
現在你希望向我借錢,我需要一定程度的保證:1000美元按每年20%利息計算,每周10美元從工資中扣下還我,我已經明確寫下,希望你簽字認可。
有一點你得記住:“財富指的是你生活品質的程度,而非你賺錢的多寡。”
很多人以為自己的命運早已被寫在星相書上,誰也改變不了,其實錯了!你的命運是你自己寫成的,你每天的生活累積成你的命運,唯一應對你的生活負責的,隻有你自己,也隻有你自己才能有力量去改變它。
你的父親:洛克菲勒現代人常說:不懂得花錢的人就不曉得賺錢,不懂得享受的人就不懂得生活!這句話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關鍵是如何處理好花錢、賺錢與享受的關係,從這封信中,我們或許能得到一點啟示。許多人整天為錢疲於奔命的狀況當然有很多原因,但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把有限的精力分配恰當,確實是我們現代人應當補上的一課。
當過總統的花匠一位外國遊客到法國旅遊。
一天,他走進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裏花紅草綠,小徑潔淨。別人告訴他,這都是在這裏侍弄花草的那位老花匠的功勞。遊客聽罷,便想去看看這位老花匠是如何工作的。
遊客觀察到,老花匠不但修枝剪草的技藝嫻熟,而且幹得特別認真投入,於是,便決定高薪聘請他到國外去工作。
可是,當這位遊客發出邀請後,這位老花匠卻說,我在我自己的國家生活得很好,我很熱愛我這份工作,我不想離開這裏。外國遊客有些失望,但又不死心,因為他打心眼兒裏欣賞佩服這位老花匠。於是,他向這裏的人打聽這位老花匠的經曆和背景,人家告訴他,這位上了年紀的花匠曾經是法國的總統。
做總統,當名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代表意味著一個人的成功,從總統的寶座上走下來,從名人的光環中退出來,樂做一介平民,從另一個層麵上講,則是對成功的超越。曾為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扭轉乾坤、重振雄風的福特汽車公司原董事長皮特先生,在他63歲的時候,高高興興地要求退下來,這比他應該退休的年齡提早了18個月。得知皮特先生要退休的消息後,斯坦福大學等好幾所著名大學邀請他擔任要職,但他都婉言謝絕了,他說想要盡量花時間在家人身上。
一個人越是放不下過去的包袱,心靈的負擔就越重,也越過不好今天的生活。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好漢,自己沒有必要總是去充當英雄的角色,或者去留戀好漢的影子。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自己總不能老拿過去的東西來衡量現在的行動。假如整天生活在回憶和炫耀之中,自己將永遠與愚蠢和痛苦相伴。
忍與爭忍與爭,是兩種不同的處世方法,它不僅可以表現一個人自身修養,而且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價值觀。
在忍與爭的關係上,我國古代文化曆來比較強調“忍”的作用和意義。孔子在《論語》中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說苑·叢談篇》說:“能忍恥者安,能忍者存。”杜牧在《遣興詩》中也說:“忍過事堪喜。”民間還有“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的俗語。忍,一直被當做一種美德為人所推崇。許多事實也證明了忍的重要性。
《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傳》就講了一個胸懷大局、相忍為國的動人故事。藺相如在廉頗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之下,以忍為上,不與之爭鬥,從而維護了將相之間的團結,維護了國家的利益,也表現了他為人處世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