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永遠幸運,也不可能永遠倒黴。要相信,不管你幹哪一行,好運氣總會有的,壞運氣總會存在。有些日子,一切都覺得很順心,事事如意,事事易如反掌,思路清晰,神清氣爽,精神煥發充實,心田清澈如洗。但是,有些日子卻完全相反,那時一切都變得不順心,甚至喝口茶都覺得難以下肚。如果碰上這樣的壞運氣,就認為爾後都無可取之處,那是很不明智的;反之,一個人在他遭遇困境的時候,如果他不倒下,那麼,他就是聰明人,因為他明白,“命運壓不倒一個人,隻會使人堅強起來。”麵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僅想得開,看得開,化解得開,而且會憑借自信與勇氣的翅膀,生氣勃勃地與命運周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終能抓住機遇,從“山重水複疑無路”,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有一句融儒、道、釋三家精華的奇思妙語:“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業。”此言教誨人們要多一點開朗與開通,對於生活中的不如意,盡量想得開看得開些。試想,一樁樁不如意的事向你襲來,你卻超然處之、自信待之,能不體會能屈能伸的樂趣?所以智者忠告:“想得開,才能快樂”。
人若總以抱怨之心去對待不盡如人意的事,怎麼會不與苦惱相伴相隨?總以坦蕩、開朗之心去麵對一切,何處不是開開心心?要知道,人生不如意的事會不斷出現、反複出現,所以要學會解脫,切不可胡思亂想,異想天開。否則,一味空想、癡想,豈不是畫餅充饑?人人都渴望年年如意,月月如意,天天如意,事事如意,可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唐朝詩人孟郊,青年時代應試及第屢遭失敗,內心抑鬱不平,很不開心,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年將半百時才考取進士。喜報傳來,他興致勃勃地作了《登科後》一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人的一生,總有春風得意之時,也總有不盡如人意之際,關鍵在於超越自我,坦然對待,凡事想得開,看得開,化解得開。倘能如此,快樂之風將會常常吹拂你的心靈,不開心的日子則會遠離你而去。
打造美麗人生
相傳,有的人希望上帝再創造另一個世界和另外完美的宇宙萬物,這樣就好滿足他們自己的沒有痛苦、沒有悲傷的願望。
這自然是不切實際的想象和幻想。
一個人來到塵世之中,總期望走平坦的大道是不可能的。人的一生,總會有順境的時候,也會有逆境的時候。也許,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吧。
既然人生的長河裏免不了失意或逆境,那麼,一旦失意或逆境真正降臨時,該怎麼辦呢?我認為,即使麵對逆境,也要相信和理解你是你生命的主人。美國某位知名作家曾說:“你,不是別人,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因此,假如你被厄運纏繞,千萬不要從此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認為生活刹那間變成了一片黑暗,沒有了光明,於是怨天恨地,自暴自棄,鬥誌消沉,無聊打發日子。要相信,“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隻要心中擁有希望,就能帶給你無限的信心和勇氣,從而讓冬天奪走的東西,新春又還給你。
希望是誰?就是我們自己。應該堅信不疑:命運不是來自神仙皇帝,而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命運掌握在我們每個人自己手中。麵對厄運,我們依然要相信和理解自己是命運也是生命的主人,所以我們要懷抱希望。秘魯名作家裏·帕爾瑪說:“希望從來也不拋棄弱者。”有希望之心才能把困難看成是人生的插曲,才能揚起奮鬥的風帆曆經海江萬裏浪,才能通過陡峭崎嶇的道路到達新的天地,一句話,才能創造使自己感到吃驚的自我價值。當然,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相輔相成的。人生自我價值的追求是人生社會價值實現的基礎,而實現人生社會價值的過程又將為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寬闊的舞台。總而言之,要在逆境中崛起,或者說要在逆境中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就必須占領你是你生命的主人這個製高點。唯有如此,你才能懷抱達到一個樂土的希望,並努力促使希望變成現實。
基於此,當困境不可避免時,你千萬別以盲動或消沉去應付它的挑戰。對付它,要以你是你生命的主人的心態,用希望與奮鬥的結合去戰而勝之。而這種心態,可以通過學習得到。
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高爾基,這是大家所熟悉的。高爾基出生在俄國中部的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木工的家庭。4歲時,父親病逝,跟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從小失去父親的高爾基,與苦難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少年時代幾乎是在苦難裏浸泡,在苦難裏長大。他隻念過兩年書,10歲那年開始走向“人間”。他當過學徒、飯館跑堂、搬運工人、麵包師、守夜人、鐵路司磅員等。因為貧窮,沒有錢財,衣食不周,在物質生活方麵遭受的磨難,可謂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