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知福與惜福(1)(2 / 3)

平等而客觀地看待幸與不幸

順境與逆境既然是構成社會人生的兩個方麵,那麼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我們應該正視順境與逆境的客觀存在。就如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一樣。而且,在順境、逆境麵前,我們都要盡快地恢複冷靜。

痛苦使快樂更快樂,不幸使幸運變得幸福

世間的痛苦與快樂是相互依賴的,誰也離不開誰。有些人隻要快樂,不要痛苦;隻要順境,不要逆境。可是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經曆逆境,就無法認識到順境的可貴,就像長期享有順境的人,很難有幸福感。因此,痛苦使快樂更快樂,不幸使幸運變得幸福。就如疾病使健康變得快樂,貧窮使富有變得幸福一樣。

幸福與不幸相互轉換

幸運與不幸不是絕對的,它們會相互轉換。

幸運會轉為不幸,比如手握大權是幸運的,但以權謀私,幹出違法亂紀的行為,卻造成不幸的結局;有父母溺愛的子女是幸運的,但在父母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小孩,走上社會難以獨立卻是不幸的;生在富有之家是幸運的,但像過去許多紈絝子弟那樣,不知珍惜財富,吃喝嫖賭,養成渾身惡習卻是不幸的。

不幸會轉為幸運,如逆境使人奮發向上,將來對社會能大有作為。

順境使人陶醉,忘乎所以;逆境使人清醒,能引起對自身的反思,使人們對人生的認識更有深度。

不幸中的幸福,幸福中的不幸人

因為偏愛於某一點,才覺得自己幸運或不幸。喜歡當官的人,一旦獲得官位,就會覺得幸運;假如沒有機會當官,那就是不幸了。希望成家的人,談上合適的對象,覺得幸運;找不到理想的對象,就覺得不幸。其實,幸運中包含著不幸。比如財富多,擔心黑社會綁架;社會地位高,行動不自由;事業做得大,閑工夫就沒有了。不幸中包含著幸運。比如沒有地位、名譽,就不會被地位、名譽所累;沒有事業,就不會被事業所累;沒有家庭,就不會被家庭所累。

人類在文明的驅使下,盲目地追求幸福,結果得不到幸福,反而引來無盡的痛苦。要想得到幸福,就得有合理的方法。

生活簡單、思想單純才幸福

現在的都市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這是為什麼呢?社會太複雜了,生活太複雜了,心理太複雜了。身體的疲憊,睡上一覺就能解決,如果思想太複雜了,想睡都睡不著。人類的痛苦有身苦與心苦,身體有痛苦的人隻是少數,而心理上存在痛苦的人是普遍的。複雜的社會、複雜的生活,使人活得很累;而複雜的思想,會滋生種種煩惱、妄想。相反,生活簡單、思想單純,使人輕鬆、自在。

知足能獲得幸福的感覺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個人隻有當他自己覺得幸福的時候,那才是幸福的;相反,他自己不覺得幸福,你能說他幸福嗎?獲得幸福感,知足是一種廉價的方式。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總是不滿足,生不起幸福感;而知足者,卻能在極為簡單的物質條件中,得到滿足和快樂。

建立幸福人生,首先要正確地認識什麼是幸福;其次要探討幸運與不幸的因緣,一方麵從根本上消除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另一方麵努力培植幸福人生的因緣,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幸福人生的結果。

人生不會永遠順意

人生不可能永遠順利,在人生旅途中一定會有順境與逆境,幸與不幸是同時並存的。人無法脫離不幸,沒有問題的人生隻是幻想,仿佛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如果深信人生沒有不幸,生活便變得迷茫和盲目,危險也就產生了。

你的不幸是什麼?

失業嗎?

找到工作就能解決一切嗎?

說實在的,有工作的人一樣有不幸。

其實有數不清的人,認為現在的工作不合自己的興趣,因而在工作中總是抱著不太愉快的心情,這些人為生活而工作,不是為工作而工作。

因為不喜歡目前的職業,而每天又要到公司或工廠上班,腦中盡想著沒有樂趣的一麵,整個人也就消極起來了。

不論是上司或屬下都有不幸。

那麼,怎樣才能解決不幸呢?

退休嗎?

許多人都在等退休,因為退休後不必再聽人使喚,又可得到一筆錢,多麼美好的日子啊!

多少人在做計劃。

感覺上似乎有無限的幸福,其實並不盡然。退休後仍然有不幸存在,因為沒有事可做,生活變得消極。有這種感覺的人很多,他們覺得社會上已不能再接受他們,但又急切地想回到從前的工作崗位上,於是不幸就產生了。

金領就沒有不幸嗎?

一般人認為成功的人沒有不幸,這就錯了,剛好相反,金領總是在不斷地解決麵臨的不幸而迎接新的不幸。

放棄努力的人會養成惰性,甚至對一切事物缺乏興趣和熱心,精力也不使用在生活上,整個人如同行屍走肉。日子一旦變得無聊,就和快樂、幸福離得很遠。

這種一開始就避免問題,進而放棄努力的人,也會產生不幸。

學生為了得到優秀的成績而拚命用功。登山者為了征服高山而爬過險要的峭壁,為了得到勝利的快樂而不顧性命的危險。這些人就不會發生不幸嗎?